“什麼呀,她是去鄰居你二伯家串門,看人家兒媳婦做的好看,又不好意思跟人家學,回來自鑽的。”父親說完,伸著脖子向院裡看了看:“不過你媽點豆腐確實挺好的,比我強。”

看來母親找到了新興趣,歲數大了有點事做挺好,總比在家裡閒著沒事東家長西家短的跟村裡的七十二閒人學老婆舌強,王川心裡偷樂。

“爸,今年大胖派人來送肉,咱家沒給人家點錢?”王川問道。

“我給了,可人家不要。說是來前大胖說了,要是拿了錢就別在豬場幹了。我一聽咱不能砸人家的飯碗啊,就把錢又收起來了。”父親道。

王川笑著搖了搖頭:這個大胖真是的!

次日一早,王川跟著父親去趕大集。因為天剛放亮就有人過來磨豆腐,母親留在了家裡幫著點豆腐,就沒去趕集。

大集上買東西賣東西的人很多,父親讓王川幫著看好豆腐攤,自己去轉轉買些菜。為了不弄髒衣服,母親特意挑了一身舊衣服給他。

反正也是買菜、賣豆腐,又不是相親見丈母孃,穿那麼好乾嘛!王川也就沒太在意,臨出門順帶著戴上了一副藍套袖,很有點食堂大師傅的意思。

話說回來了,做什麼就得像什麼樣!哪有穿著過年的新衣服賣豆腐的,即便真有路過買豆腐的還得想這是誰家的新姑爺在這兒等著買豆腐呢!

俗話說沒有不開張的油鹽店,雖然大集上的人對王川不太熟悉,但是對他爸爸的電動三輪車和前面放的招牌熟悉。

父親去買菜不超過十分鐘,就有買賣上門了,電子秤王川還是會使的。

“您拿好,五斤豆腐。咱家的豆腐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王川學著他父親一邊給顧客稱豆腐,一邊嘴裡叨叨著。

“呦呵,這不是老同學嗎?”三個與王川年紀相仿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兩女一男。

王川將稱好的豆腐遞給一位大娘後,直起身子看了過去,這三個人他都認識,兩個女,其中人高馬大的那位叫李大鳳,身穿略顯苗條的那位叫劉春花;長得很敦實的那個男的叫孫福。

三人都是他的小學同學,是鄰村的,不過自從他去縣城樂器店打工後,就沒再與三人見過面。

真應了那句話了:常趕集還怕遇不到同學!

“老同學,這是你的攤子?”李大鳳看了一眼電動車上的豆腐和豆腐乾、豆腐絲,問道。

“啊!是我家的。”王川一愣,點頭道。

“老同學,我和春花都在市裡的工廠幹活兒,要我說你也別在家裡幹這個了,年後跟我們去打工吧,一個月多了不敢說,三四千還是有的,還有五險,只要肯加班不怕累!”李大鳳上下打量王川,見他穿著有些寒酸低聲道。

“就是,川兒,你別在家裡賣豆腐了,賣豆腐一個月能賺幾個錢。”孫福一臉嫌棄道。

劉春花沒說話,一直站在哪,看著王川和電動三輪車上的豆腐,一臉的不屑,從她的眼神中王川看到了傲嬌,好像做小買賣的都沒出息似的。

“我這人沒啥大能耐,家裡做豆腐我就賣唄,掙錢多少的,能餬口就行了!你們吃豆腐嗎?今天我請客,一人來一塊!”王川嘻嘻哈哈道,懶得跟他們解釋。

“你給我來五斤,我媽正好剛才打電話讓我買豆腐呢。”李大鳳是個爽快人,爽快到被人說成沒心沒肺。

“好嘞,稍等下!”

王川動作麻利的切了一塊豆腐,一稱分量只有三斤多點,又切了一塊,稱了一下兩塊一起才四斤多點,他又切了一塊,這回可好,一下到了六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