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當王川提起自己的學歷時,總有一點自卑,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自己當初不努力呢!

“嗯,答辯狀寫的簡單明瞭!”田法官一笑。

第二天上午,王川寫完一個勞動案子的答辯狀,伸了個懶腰,抬起頭看著對面空蕩蕩啊的桌子,心裡一時有些不適應。

潘+金蓮離開律所去公司了,魏萍拿到律師證後也會走,眼看五個師兄弟只剩下了三個。不知道那一天鄭噴子和工具人郝仁元也會離開律所,另投他處!

王川回想起之前的一幕幕,嘆了口氣:人於我,我於人,不過都是路上的風景,一路走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與自己擦肩而過。

“王川,明天跟我出趟差,去津市。”穆懷瑾走出辦公室道。

“啊!去哪?”王川一愣,方才他在回憶往事,沒聽清穆律師剛才說的話。

“明天你跟我去趟津市,咱們跟著客戶去看個專案,如果專案可行,下一步的法律盡調就交給咱們做了。”穆懷瑾重複了一遍道。

“好。我回去準備下,明天咱們幾點走?”王川看向穆律師問道。

“明天早上九點咱們出發,先去客戶公司然後一起開車去津市,估計晚上就回來了。”穆懷瑾道。

次日上午十一點左右,穆懷瑾開著車帶著王川跟著客戶到了津市距離市區較遠的一處老舊工廠。

穆懷瑾說的客戶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體態偏瘦,上身穿著長袖棉麻襯衫,下面穿著一條商務休閒褲,腳上踩著一雙休閒皮鞋,看起來很精神。

“穆律師,就是這兒。我想把這廠子收了,改造成我的生產車間。”中年男人大咧咧道。

“嗯,您放心吧尤總!我們先看下。”穆懷瑾微笑道。

剛才在來的路上,穆懷瑾大致介紹了下客戶的情況,眼前的中年男人姓尤,帝都坐地戶,早前在國家機關工作,後來他辭職下海開公司,往前蘇聯倒騰水果,因為頭腦靈活,短短几年便混的風生水起。

幹了幾年國際水果倒爺後,他漸漸的開始向其他產業發展,從俄羅斯倒騰蜂蜜到國內出售,後來又從鄰國往國內倒騰煤炭,什麼掙錢他幹什麼。

也該他發財,幹什麼什麼賺錢,很快他便積攢了雄厚的資本。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中了戶外產品,從戶外旅行帳篷開始,不斷擴充套件到衣服,鞋帽。還代理了好幾個國外知名戶外產品,算得上是國內最早從事戶外產品的企業。

這次尤總來津市收購工廠就是想將在帝都大興的工廠遷到這裡,擴大生產規模。

不一會兒,工廠的大鐵門開啟了,一位滿口津味,頭髮花白,五十多歲男子走了出來,在他身後跟著幾個領導模樣的人。

“尤總,可算把您了盼來了。”五十多歲男子滿臉堆笑說完,一轉身介紹道:“我給您介紹幾位領導。這位是區招商辦的劉主任,這兩位是趙科長和劉助理。”

“尤總,歡迎來我們這兒投資!”劉主任一副禮賢下士的做派。

“劉主任,還煩勞您跑一趟,這怎麼話說的,您太客氣了!”尤總微笑著伸出手與劉主任握了握手,之後他又與另外兩位領導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