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石林之行,奇石嶙峋(第1/3頁)
章節報錯
今天是林深鹿自駕恩施深度遊的第三天。
目的地梭布埡石林。
這個地方林深鹿是帶著深刻的靈魂認知所去膜拜的。
因為這裡的歷史貫穿了太多的歲月。
這是一位走過4.6億年歲月的自然科學家梭布埡石林。
這個浪漫的名字源自土家語。
梭布是三個的意思。
埡是指兩座山之間的缺口,恩施的梭布埡石林被稱為世界第一奧陶紀石林,4億多年前,恩施地域一片汪洋,裡面生活著很多古老海洋生物,生物死後混合著泥沙沉入海底,奧陶紀地層逐步形成。
隨著地質構造變動, 上升為陸地,近億年後,被第二、三疊紀岩層覆蓋,在一次地層發生強烈斷層下,衝破覆蓋,再次露出地表。歷經長期的風吹雨打等大自然的洗禮,形成目前觀見的雄偉壯觀的梭布埡石林奇景。
這梭布埡石林是全國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國石林之首。
這裡真的是堪稱一座遠古地質博物館。
其實關於這裡的神秘和神奇, 也是正常, 畢竟這湖北恩施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它屬於雲貴高原的東延部分,是一座石灰岩造就的地理迷宮。
梭布埡石林在恩施連綿起伏的大山深處,那兒是石頭的海洋,有無數千奇百怪的巨石。
其中有三種最為神奇,被百姓們分別稱為:“長得怪”、“推得動”、“敲得響”。
這三塊傳奇石頭,背後都有著一個神話故事。
這第一個便是鎮龍玉珠,梭布埡石林三大奇石之一“搖得動”,上方岩石似玉珠高懸,下方岩石似青龍盤臥,形成寶珠鎮青龍的奇景。
第二個便是龍鱗石,梭布埡石林三大奇石之一“長得怪”,外表奇特的龍鱗石,它們如同傳說中一般,從內到外佈滿特殊的紋理,形如巨龍鱗甲。
專家們辨識出了它的“身份”,形成於4億年前的奧陶紀龍鱗灰巖, 它的成因長期困擾著地質學界。
最後一個便是鍾馨石,梭布埡石林三大奇石之一“敲得響”,其結構奇特,下方懸空且厚度適中,如古代編鐘,用力敲擊之,會發出渾厚的響聲,如擊鼓一般。
癝君出征時曾敲過這塊石,集結三軍,曾經的“戰鼓”。
據說對著石頭默默許下心願,用手掌敲擊,聽到鍾馨石發出渾厚聲,美好願望就能實現。
……
梭布埡石林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地質岩溶現象而形成。
景區目前開放的有青龍寺、蓮花寨、磨子溝、九龍匯四大景區,每個景區各具特色,景區內獨特的“溶紋”、“戴冠”景觀,是一大亮點。
狹縫秘境、化石古蹟隨處可見,堪稱一座遠古地質博物館。
經中山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考證,確定石林形成4.6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
在4.6億年前, 這裡是屬於一片海底,滄海桑田, 歲月變遷,帶來了峻美的石林景觀,透過這些石林夾縫,偶爾還能發現4.6億年前海底世界的痕跡。
梭布埡石林景區平均海拔900多米,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植被良好,動物資源豐富,自然景色迷人,與湖南的紅石林以及雲南的石林不一樣,梭布埡石林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高,因此也被稱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而且因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所以一年四季都適合去參觀旅遊。
整個石林外形象一隻巨大的葫蘆,四周翠屏環繞,群峰競秀,巨石嶙峋,區內溶溝遍佈,石柱高聳,石芽參差,暗河潛流,洞穴無數,鬼斧神工,景象萬千。梭布埡石林擁有大小共100多個經典的自然景觀,遍佈奇巖怪石,有的形若蒼鷹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龍爭虎鬥,有的酷肖蓮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崢嶸雄奇。
&n、高10多m的地縫,迂迴曲折,猶如迷宮,神秘莫測,在地縫中穿行,頭上只見藍天一線,兩耳僅聞泉水淙淙,雙眼難覓泉流何處,石林猶如一座海底迷宮。
獵奇七彩溶洞,回首奇石異峰,俯瞰萬千石林,仰望一線長空。
……
此刻的林深鹿和蘇茉莉穿梭在梭布埡石林之中。
而面前牆壁裡面的是真的化石。這是中華震旦角石,震旦是四億六千萬年前僅生活在中國的一種河底食肉無椎脊動物化石,是中國古生代奧陶紀的重要化石之一,其數稀少,尤為珍貴。
這裡便是在筍子淌小景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