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聽到了林深鹿和海藍鯨的對話。

圖圖笑了笑。

這片海域自己很熟悉啊。

無論想去哪都和自己說就行。

“走吧,帶你們去一個潛泳合適的地方。”圖圖對著林深鹿揮了揮手。

林深鹿點了點頭。

有圖圖帶著林深鹿也就放心了。

一行人五六個人又準備去潛水了。

這一路上有許多歡笑,有許多驚喜,但最大的驚喜,還是突然的看見了海豚,而且還是海豚表演!

船行駛途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突然大家都是眼前一亮,海豚!

雖然聽圖圖說了多次,前面的旅客有人有幸看到了海豚,林深鹿其實是基本沒抱過希望。

這意外驚喜,讓大家全都站了起來,一起擠到船舷邊競相眺望。

海豚先是一條,再兩條, 啊,原來有好幾條,只見她們追逐著我們船尾的浪花,時不時的飛躍出海面,並且還在空中作出高難度的動作,如空中轉體、前空翻,既像是玩耍,又像是炫耀,真是又聰明又可愛。

她們人來瘋般的表演,引得船上的眾人們隨著她們的一次次的躍出海面,而發出一次次愈來愈高亢的尖叫,人與海豚,彷彿有著某種互動,都沉浸在歡快當中。

雖然圖圖說過以前有人看到過,但林深鹿真的是一直沒抱希望。

在這眾人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之間, 只見一隻兩隻三隻,海豚紛紛躍出海面,表演著高難動作:前空翻、空中轉體,比起人類的跳水, 更優美。

她們時而接二連三,時而沉寂少許,既像是表演,又像是炫耀,充滿著歡快和頑皮!

人與大海,人與自然,如此和諧!

……

今天是林深鹿來到西沙第一次準備潛泳。

水肺潛水需要的裝備很多,什麼浮力調節背心、調節器、氣瓶、壓力錶、深度計等昂貴的器材才可以完成,

而浮潛僅利用浮潛裝備,即浮潛三寶面鏡、呼吸管、腳蹼就可以進行!

浮潛英語為snorkeling或是snorkelling。

基本上浮潛初學者僅需要短時間掌握少許技巧就可以使用浮潛三寶,因為透過呼吸管解決了游泳中最難掌握的換氣呼吸問題,所以比起學會游泳要容易得多。

去馬爾地夫、塞班、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海濱地區旅遊和浮潛,特別是去西沙群島那些尚未開發的島嶼,有了浮潛裝備真的會會收穫更多。

浮潛活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人類在潮間帶覓食求獵謀生的行為,亦可以說是人類接觸海洋的第一種活動。

浮潛技能也是荒島生存訓練中覓食所需要的最基本技能,擁有和掌握使用浮潛裝備,你就可以不帶食物到荒島上進行真正的野外生存體驗。

林深鹿看了看手中的潛水面鏡, 這個東西可以讓自己方便看清水底的動植物。

當自己嘗試在水中睜開眼睛, 能看見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 這是因為水的密度比空氣大, 光線到了水中會有折射。

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據空氣中的光線來調節的,因此,面鏡使人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讓人有清晰的視線。

面鏡與游泳眼鏡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不僅罩著眼睛還罩著鼻子,這是因為潛水時為了防止擠壓,需要平衡鼻腔內的壓力,所以游泳眼鏡不能用於潛水。

第二個寶貝就是呼吸管,當人在水面休息或浮游時,臉在水中向下看或找東西時,就可以透過呼吸管呼吸。

其次,當水面有風浪時,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於波浪高度而避免讓水湧進嘴裡。

在浮潛時,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裝備,可以不用將頭抬出水面在水面浮上整整一天。

最後一個腳蹼,俗稱蛙鞋,腳蹼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人強大的動力,使自己不必靠划動雙手以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