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古堰,一半畫鄉。

林深鹿此刻的心思全放在古堰身上。

作為一個讓歲月洗禮了千年的古堰。

林深鹿對這裡很是沉迷。

碧綠的甌江之上,美麗的畫舫在江面慢慢遊蕩,水面留下一道道清波。

乘著畫舫,順著甌江進入松陰溪,正是去古堰的最佳方式。

一路上風景如畫,吹著涼風習習,那一定是愉快至極的詩意一般的旅行。

但是相對於乘船,林深鹿更喜歡駕駛著這小小的三輪車,隨意去哪。

終點都是一樣的,只不過走的路不同,風景自然也不相同。

當然騎著電動三輪車,蘇寶兒自然是沒有地方坐下的。

所以在小小的三輪車的翻鬥裡……蘇寶兒雙手把著鬥邊……頗為緊張的看著林深鹿。

“鹿娃子……哩慢點……窩要被晃下去撒……”

……

時間不長,林深鹿兩個人來到連結碼頭和堰頭村的一條古賢道。

通濟堰其實在歷史上是很有名氣的。

差不多公元500年左右建設。

可以說和都江堰,鄭國渠,它山堰,靈渠是有著同樣的名氣。

自古以來多有名人雅士到訪,留下事蹟,所以才會建設這個古賢道緬懷紀念。

現在是下午時分,林深鹿停好了車,然後帶著蘇寶兒沿著長亭走去。

長亭內是嶙峋的石板路,陽光會透過亭子頂上的縫隙照射進來。

長亭的右側是一排翠綠的竹林。

微風搖動,光影閃爍,竹影婆娑。

右側則是一片茂盛綠植以及那遠處的青山。

長亭的竹子被陽光將影子拉長。

時間彷彿也在此刻慢了下來。

兩個人走完了古賢道,眼前出現的是一道水上的石階小路。

清澈而平靜的水面上,倒映著遠山和白雲,也倒映著青草和人影。

水面上之上幾十塊不算完全方正的石塊規矩的擺成一條小路。

跨過著水上小路就是堰頭村了。

遠遠看去,林深鹿能感受到那白色的石頭和周圍的古樹相得益彰。

重簷偕山亭榭,小橋流水人家,鎖住了這個江南古村的文脈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