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知道,她們幽魂和怨靈的誕生,來自於兩個種族的廝殺,世世代代積累在戰場的怨氣爆發,加上生靈死後的靈魂碎片,就形成了亡靈。

但是這些亡靈,其實不會誕生智慧,只會在無盡的怨恨和折磨中消散,都不用外界人類來清理,這也是人族封印了就不管的原因。

然而,這一切都被指引之光改寫,在神祇的憐憫下,亡靈們的心靈被淨化,神殿就是一個放大器,將指引之光的力量輻射出去。

等到所有亡靈都被驅散了怨恨,光球就會消失,這神殿,根本不是用來傳播信仰,或者說,指引之光要的不是信仰,更不要其他。

菲林決定統領亡靈族,在所有同胞清醒後,就搬到深淵海域,安心自在的活下去,這似乎是指引之光的意志,祂希望誕生於仇恨和怨恨的亡靈,不要繼續沉淪在其中。

儘管有一定美化,蘇寒確實有這個意思,亡靈和生者看起來就敵對,所以他也想讓亡靈們別參與人族海族的世代仇恨。

都安心的選一個地方,去修煉幻想之道。

目前幻想之道在初級階段,實際上不是幻想,是“空想”,只需要修煉精神力和靈魂,然後去構思自己想象中的東西。

等到了史詩傳奇之後,力量足夠,便可以以虛化實,然後就會分支。

作家:寫下的故事,架構的世界觀,越是完善,就能越輕鬆將故事中的人或者物具現化,召集主角出來打架不是夢。

畫家:以心作畫,畫中事物能透過幻想之力成真。

吟遊詩人:講故事,演奏,透過講述歷史,獲得歷史的加持。

演員:瞭解一個存在,扮演祂,以此透過幻想之力擁有物件的實力。

這是一套完整的傳承,每一條都可以直達主神級別,雖然蘇寒自己都不是主神,但是要達到並不難。

等到傳承徹底散播整個墜星多元宇宙,蘇寒如果實力足夠,就可以順勢成為主宰。

不過成為主宰跨度很大,現在蘇寒等同於中位神,要成為主宰,那是三級跳。

畢竟是“種子”,所以蘇寒難得的等待埋骨之地的變化,並沒有著急的前往神位面。

這個過程不算枯燥,僅僅需要半個月,因為小位面也就兩三個地球大小,他隨處都能觀察埋骨之地,於是他就去了人類三國之中的雪國。

其建立在冰原之上,氣候寒冷,蘇寒沒去操心他們的民生,只是單純去嚐嚐雪國的特色食物。

基本上都是各種燜鍋、陶罐湯、烤肉,而且重辣,蘇寒根據直覺,走進一家街邊小店,點了份胡椒燉肉陶罐湯。

陶罐不小,成年人雙手攏成一個圈,就是陶罐的“腰圍”,肉被燉的軟爛,幾乎入口即化,但是又沒有脫離骨頭。

肉本身新鮮,味道輕,加上胡椒等佐料,和某種植物塊莖,吃起來竟然是甜辣的,只一口,蘇寒就判斷出,普通人可以渾身暖和起來。

而且,蘇寒敏銳的從中吃出了“關懷”和“熱心”,原因蘇寒還是知道的,蘇寒模糊了自己的存在,但這種小店,食客基本都是老闆的熟人,街坊鄰居。

老闆就算看到蘇寒就忘了,那一瞬間還是知道蘇寒不是熟人,也不像本地人,所以沒有送上本地口味的肉湯,而是甜辣,辣度不高,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