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頓好的,趙一龍等12個人拉稀,拉了一整天。

李剛興許是底子好,或者是以前油水足,所以貿然間接觸肉類並不會拉肚子。

要不然,一些人長期接觸不到大的油水,突然間去吃肉是會拉肚子的。

這一點,趙一龍他們以前沒有這種認識,現在有了。

拉了一天肚子之後,趙一龍他們12個人就被分到了新兵班裡面開始學習和訓練。

說實話,趙一龍在離開105師之前,那已經當到了營長的位置,但是在離開了105師之後,他已經沒了身份,來找陳山河報道時,只好用上了北大營王鐵漢團的那個連長的身份。

心想,一個營長,還有以前的手底下的弟兄多多少少都是擔任點職務的,就算是沒多大職務,也是大戰之後剩下來的精英。

畢竟多次大戰打下來之後還能活著的,而且是從頭到尾從北大營時一直到現在依然還活著。

能多次在戰場上活了下來的,都有自己的本事,都有一定的軍事素養,當然也有運氣。

可是現在居然要把他們跟新兵一起訓練學習,感覺這對他們多多少少有點不重視。

可是,當他們看到新兵打靶的成績以及新兵的各種作戰技能後,有點啞口無言。

光說近迫作業,他們以前根本就沒有訓練過這種科目,以前倒是經常聽一些老兵油子說這種在戰場上能保命制勝的本事。

近迫作業以及各種陣地構築的土工作業,偵查與反偵查,作戰的陣型等等不算,光是一個槍法,就讓他們心服口服。

認真學習並且有充足的實踐機會,槍法不會太差,再加上他們用的槍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這種槍就算新手用,基本上頭五發子彈很少很少不上靶的,打到一定程度了,有個幾十上百發子彈的洗禮,基本上槍槍中紅心也不是那麼難。

這就是這支步槍的優秀之處,雖然在持續火力盛行的幾十年後會有些落伍,特別是叢林作戰。

但是在這個年代,半自動步槍,並且是可以保持遠距離精確作戰的半自動步槍是非常棒的槍。

趙一龍他們12個人,從拿起這支步槍開始就已經愛上了這支半自動步槍,愛不釋手的那種。

但更令他們汗顏的是,文化學習方面,他們的底子很差。

而且他們發現在這裡的新兵營,訓練的新兵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認一些字,會寫信,會寫報告,最重要的是會寫檢討。

可是他們,12個人僅僅有兩個人會寫字。

趙一龍,還有劉全。

這倆都是上過幾天私塾的人,會寫自己名字和簡單的話。

就這,在當初的東北軍裡面已經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可是現在在新兵營,他們這12個人是最沒有文化的,有10個就連名字都不會寫。

李剛被派去哪了?

按照李剛的想法,他想要一支槍,參加訓練然後上戰場打鬼子。

陳山河如他所願,給他發了一支槍,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讓他扛著槍,跟自己跑了5公里。

這個時代的玻璃眼鏡,說實話太重了,人戴著眼鏡跑不起來,跑了容易掉。

所以李剛的眼鏡有兩次差點就摔地上,摔個粉碎,幸好撈住了。

如果說上回在重慶的軍營,他是因為下雨淋溼了眼鏡,導致看不清楚的原因被退。

那麼現在就是實打實的把問題擺在他面前,就是眼鏡太重,跑動起來他架不住。

這不是想不想,這不是能不能克服的問題,而是實實在在擺在眼前的困難,因為如果扛槍打仗,他不可能不跑動,不可能不趕路,所以只要一趕路,這個眼鏡就架不住。

所以,近視眼這麼嚴重的他,真的不適合扛槍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