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一排二班,這裡是你們的位置,你們先到旁邊藏好,槍上膛,但小心不要走火,一聽到發起進攻的槍聲,馬上掀開偽裝快速進入陣地,對日軍發起進攻。”

“一連一排三班……”

每一個班,都負責有自己的區域,那都是一個點,負責的是哪一面的射界。

交叉射界,可以讓被埋伏者躲到障礙物後的行為成為無用功。

因為你就算躲得了這邊的槍也躲不了那邊的槍,你躲得了上躲不了下,躲得了左躲不了右,這就是交叉射界的優點。

日軍部隊經過,有時候會有幾個尖兵在前面走,用來打探看是不是有埋伏,有時候還會走上路兩邊檢視,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埋伏。

特別是那些容易被埋伏的地形,他們都會特地去看看,有沒有埋伏。

故而真正的埋伏,那些很明顯就非常好的埋伏地點反而是不能用。

精銳的日軍行軍就是這樣的,謹慎小心再加上良好的作戰意識,是日軍之所以敢拿這麼點人打進來的原因。

兩個連這200號人,被分成20個部分,負責不同的射界,一旦開打就會形成一個交叉的威力巨大的火力網。

到時候,幾十米的距離,又是從高往下打,而且還是交叉火力,最重要的是以多打少。

如果還不行的話,這就沒法說了。

到排兵佈陣的時候,陳山河直覺以及天賦都來了,光是這個埋伏的佈置,就讓孫天昇等人都頗為敬服。

班和班之間每一個埋伏點都是不一樣的,都能兼顧到其他人,也讓其他人兼顧到自己,因為每一個位置的射界,只要安排好了,打人向來是沒問題。

前提是這些人不慌。

所以,再給所有的班都安排好任務之後,陳山河也給所有的班排長下了道命令,而且是當著所有士兵的面。

“戰場上,有怯戰畏敵轉身而逃者,殺無赦!”

每一個班長,都成了督戰隊。

因為有一個人轉身,很有可能就會帶動更多人轉身就跑,很多人一旦轉身了,迎接他們的可能就是死亡,而且是很多人的死亡。

沒有人能跑得過槍子!

所有的班排長都是悍匪出身,對於陳山河的命令,他們自然是百分之百執行。

很快,山間的路上,來了一列人馬。

6輛大車啊!

馱著都是滿滿給養的6輛大車,這得多少人吃兩月才能用6輛大車拉東西。

6輛大車能運多少糧食?

郝家溝村的這個炮樓用得著那麼多糧食嗎?

日軍果然派出了自己的偵察兵,或者說尖兵偵察組,此刻他們並沒有爬上旁邊的山嶺去觀察,而是前出了部隊差不多有500米左右正常行走在山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