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畢,掌聲起,如雷鳴。

林夜思緒回到現實當中,其實就像是歌曲中唱的那樣。

這次勝利並不僅僅是前進四的功勞,如果前期沒有那麼多玩家自發援助營地眾人,田譚兩家還有銀星還是會在短時間內獲得勝利。

普通玩家的作用不可或缺。

是他們首先點亮了第一把火。

至於下次攔截海盜的任務,林夜覺得非常有必要以任務的形式調動所有玩家的積極性。

雖然大規模釋出任務,不可避免地發放大量的獎勵,其中發放最多的還要數功勳點的發放。

這便會難以避免地導致功勳點的通貨膨脹,一同受影響的還有銀河信用點數。

這就好比是印鈔,當大家都拿到錢了,誰都能買東西了,大家的購買力上去了,而市場上的貨品就會逐漸變少。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如果功勳點發放不當,最後遊戲裡的各種裝備道具便無可避免地大幅漲價。

唯一能夠應對的方法,便是提高遊戲中各個建築的生產力,讓市場上的貨品同樣增多,將價格壓下去。

想到這裡,林夜終於明白了大學課堂裡一些經濟學的概念。

他思考片刻,對系統問道:

“系統,現在玩家們設施建造的情況如何?”

沒多久,一張全是數字的密密麻麻的統計表格便出現在他的視野裡。

「目前僅開放了基礎的建築建造。」

「57座直屬基礎礦場已經投入生產,16個直屬基礎發電中心,35個直屬生產中心,989架基礎自動運輸機已經投入使用,10架G1運輸艦正常執行,13759個基礎自動生產機器人正常生產。177座屬於玩家自己的基礎金屬礦場已經建成,33%的份額正常上繳中。」

「除去已經升級的裝置外,以上建築和裝置皆可升級為G1級,但需要耗費359590功勳點進行升級,升級後預計開發效率為當前的275%」

估算下來,每座設施如果想要升級,大概需要花費1000左右的功勳點。

而全自動運輸機體型極其龐大,基本趕上驅逐艦的體型,它們作為整個星系運轉的關鍵血脈,每架升級下來也大概要花掉100點功勳點。

這還算是相當便宜的開銷。

作為最基本的工作單位,自動生產機器人才是效率的關鍵所在。

每架升級起來也要花掉10點上下的功勳點。

林夜目前只有三萬多功勳點,根本不可能支付得起這麼大的開銷。

而且隸屬於玩家的建築,他也沒必要親自掏腰包幫忙升級。

雖然玩家變多了,但由於設施都是入門級別,所以效率一直上不去。

滿打滿算,每日能夠進賬的功勳點數也就4萬左右,基本維持在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任務做,這個速度已經算是很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