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裡有湯,

湯很清,

幾粒糙米起起伏伏,兩片不知名菜葉飄飄蕩蕩。

輕輕一吹,米粒、菜葉飄到邊上,中間的湯水清澈如鏡,倒映出一個年輕人的面容。

這是一個略顯方正的五官。

一頭因缺乏營養而泛黃的稀疏長髮,雜亂無章的四下生長,好似寒冬大地上散落的枯草。

濃密的雙眉下,是一雙直愣愣的眼眸,給人一種木訥、呆滯的感覺,毫無這個年紀應有的靈動與生機。

平平無奇的鼻樑下,略厚的雙唇乾裂、發紫,裂口可見血絲,不知多久未曾得到滋潤。

“小乙!”

鄭大叔的聲音從旁邊響起:

“莫要發呆,快點喝,喝完了還能去領第二碗。”

“哦!”

水面泛起漣漪,其上倒影的人影眼神回縮,顯出幾分成熟,點了點頭,端起碗來悶頭大喝。

這種清湯寡水,一碗怎麼可能擋飽?

…………

梁順帝永和七年至九年,康、平、暨三洲連年大旱,良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

天災生動亂,三洲盜匪叢生,甚至波及其他州府。

窪溝村村民也不得不遠離祖地,被流民裹挾著湧入土地富饒的齊州,年方十五的小乙就是其中之一。

數月奔波,村民早已四散,親人也不知去向。

幸甚!

崑山城得朝廷旨意,接收了數萬流民,城中富商、豪強、幫派更是輪流施粥,安撫流民。

小乙,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一路上飽經波折,曾經的小乙已然在睡夢中離去,取而代之的則是墟界的一縷分神。

“對了。”

前不久認識的鄭大叔一邊細細舔舐碗底的湯渣,一邊開口問道:

“一直叫你小乙,還不知道你姓什麼?”

“我姓……”

周甲呆了呆,方慢聲開口:

“姓周,周乙。”

今生,

唯有周乙。

話音落下,他心中突然一嘆。

也不知是本體有意為之,還是距離太遠,墟界經歷的一切對他而言就像一場奇幻大夢。

大致輪廓有,細節卻極其模糊。

唯有地球的記憶,依舊清晰。

“哦!”

鄭大叔只是隨口一問,並不在意,待舔乾淨碗底,就拉著周乙起身奔向隊伍領取熱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