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集中兵力,死守關隘,敵軍久攻不下,必定疲憊不堪,遲早退兵。

如此折騰幾次,攻守之勢異也。千百年來,大秦憑藉地利,擊退了東方諸侯國無數次的進攻。”

呂不韋一一詳細說道。

“嗯!”

秦帝嬴政不由笑了笑,眸中閃動著異樣的光芒。

天險地利!

這才是秦國千百年來,面對東方諸侯國而不敗的根本!

如今東方諸侯國完成了兼併,成為有蘇仙朝和大楚仙朝。

可是,這依然無法改變地利!

“秦軍徵募百萬。

三十萬秦軍屯兵於巴蜀下路天險,死守大江沿線險要。

三十萬秦軍屯兵函谷關、洛邑中路天險,以防有蘇軍從虎牢關途徑。

另三十萬秦軍屯兵於朔方仙城上路,以防蠻國和有蘇從上路攻打我秦國。

剩餘十萬駐紮咸陽。

如此,上中下三路嚴防死守,抵擋住有蘇和楚國的聯手進攻。

一旦屢攻不下,則有蘇和楚國之盟必定內生間隙,相互抱怨,聯盟瓦解。

待有蘇和楚國士氣低落,聯盟瓦解。

我秦軍再主動出擊,各個擊破!

則大秦可一統天下!”

太宰呂不韋指著天下堪輿圖,一一詳細解說道。

“嗯,此法可行!”

秦帝嬴政滿意的微微點頭,“按照此法,調整我秦軍部署!”

很快,

秦軍在上中下三路抓緊修築防禦工事,做好抵禦有蘇和楚國聯手進攻的準備。

大楚。

帝都郢城。

項天歌登基稱帝,為楚帝。與首席謀臣范增,商議攻打秦國一事。

“陛下,秦國佔據巴蜀之後,並未沿江而下主動出擊。

在巴蜀仙朝的險要關隘,修築大量城防,似乎是在準備抵禦我楚軍的進攻。”

“秦國此時哪敢主動出擊!

一旦秦軍大舉沿江而下進攻我楚國,陷入苦戰,則北線空虛。

我義弟蘇塵必定從上路攻打朔方,一路攻入咸陽。

秦國首尾難顧,乃是必敗之局。

現在秦帝只想死守住地盤,就算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