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尋思了半天:“我們怎麼確定七路大軍的位置,確定不了位置,那就會耽誤時間,如何轉戰三路人馬?”

“那就要依靠斥候了,玄齡,放出所有細作以及五百名斥候,還有巴亞娜把你的短矛突擊手也都放出去,告訴所有縣令,讓他們在轄區的大路上,挑選五百米撒上鬆軟的泥土,上面鋪上細沙,然後每一段路派三名斥候,輪班監視,如果發現有雜亂的蹄印,立即層層上報,不得有誤。”

“玄齡這就去辦。”房玄齡拱手告退。

“席務本,立即率領三千連弩手,攜帶所有發石機,床子弩,潛伏渭水南岸的密林之中,等柴紹他們過去,立即鎖河!”

“遵命。”席務本手持令箭告退。

“費青奴,命你帥兵一千堅守潼關,不許出戰,儘量拖延。”

“遵命。”

“其他將領!”

“末將在!”

秦虎振聲說道:“李玄成無謀,料定我們會死守永豐倉,坐困愁城,等待他完成分進合擊,所以段綸的大軍一定會提前一天到達指定位置,打響第一槍,我們立即棄守,開赴奉川驛。”

“遵命。”

秦虎最後的主力軍接近六萬五千人,並不精銳,其中弓弩手只有兩千,因為時間太短促,他打造不出這麼多弓弩,總共只有五千,還被席務本帶走三千去鎖河了。

為了保密也為了加快速度,他沒有發動一個民夫,士兵們自己攜帶三天干糧,揹著鎧甲,盾牌,負重奔跑。

命令釋出完的第三天上午,先鋒軍精兵五千人,終於抵達了指定位置奉川驛,其他部署在夜晚降臨之前,陸續抵達。

當然,掉隊的人多了去了,大路上到處都散落著精疲力竭計程車卒。

秦虎下令不要安營,各將領以百夫長為單位,率領自己的部署,選擇隱蔽的樹林山谷原地休整一夜,隨時等候作戰命令。

經過了七八個時辰的休整,第二天上午的時候,他才下令大軍集結,他自己率領中軍,李靖率領左路軍,堯君素率領右路軍,三軍在一處谷口的山坡上列陣,偃旗息鼓,禁止大聲喧譁,等待段綸鑽入口袋。

每營出一百人,湊五千人馬,砍伐樹木,聚集石塊,運輸到指定位置備用。這些人因為受累了,所以不參加作戰,事後休整。

多路斥候已經回報,前方二十里的‘細沙田’發現敵騎蹤跡,預計半日之內,必定會經過山谷。

其他幾個方向的斥候,也都有訊息匯總,前兩路大軍因為出發的早,此刻已經在渡河了。邱師利和李道宗則剛剛出發,而李元霸還沒有動靜。

段綸本來不是什麼有能力的將領,也就是中規中矩而已,讓他執行這麼重要的任務,主要原因就是比較可靠,現在證明斥候都高估他了,他的行軍速度那叫一個慢,拖拖拉拉,不成佇列,黃昏時分才進入谷口。

就跟秦虎預料的一樣,段綸真的是悠哉悠哉,就跟出來遊山玩水一樣,手裡提著馬韁,嘴裡哼著小曲兒,可能還喝了點兒,坐在馬背上搖頭晃腦,整個人都是美滋滋的。

可能在他看來,奉川驛只不過幾百郡兵,而且裝備簡陋,也沒有任何忠誠度,根本就不用打,他的職責就是守住這個地方,不讓秦虎有機會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