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早就料到堯君素會是這種態度,他太懂得人性了,誰也不願意在最前面送死,都想在後面撿漏兒,可苦差事也總得有人幹吧。

你堯君素攤上這樣的工作,只能說你沒實力,在朝廷中沒什麼關係,而且又不是我的嫡系,你跟我關係不到位,這倒黴差事你不敢誰幹?

這也是人之常情嘛。

另外,宇文化及是有自己戰法的,他設想,先讓堯君素的郡兵上去消耗突闕人,而後,再讓精兵壓上去,趁著突闕人疲憊不堪,一鼓盪平,這就好像吃甘蔗反著來,往往都是先苦後甜的。

即便把這一萬郡兵都消耗光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嘛。

“堯將軍,希望你不要計較個人得失,以國家大事為重,軍人戰士沙場,是一種榮耀,我身為上將都不怕死,你怕什麼?”

“我——”

堯君素面紅耳赤,可偏偏在宇文化及義正辭嚴的訓示之下,無言以對,無奈之下,只能拱手:“末將領命。”

“趙孝才,李勤聽令。”

“末將在。”

“命你二人各自率領三萬人馬,步騎兵各半,騎兵在前,步兵在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垮突闕軍左右兩翼。”

“遵命。”

“麥孟才,麥仲才,麥季才聽令,命你三人帥兩萬五千右金吾衛軍,列陣在先鋒軍身後,一旦敵軍混亂,立即全軍出擊,突入中軍,活捉始畢可汗,不得有誤!”

麥孟才,麥仲才,麥季才是已故麥鐵仗大將軍的三個兒子,麥鐵仗在第一次攻打遼東的時候,身先士卒,戰死沙場,他為人勇武忠誠,號稱力大無窮,在軍方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可是他的三個兒子,似乎就差了一點。

尤其是麥孟才和麥季才,其實啥也不是,偏偏他們和宇文化及臭味相投,相交莫逆,所以宇文化及把他們當做心腹。

麥仲才也是萬人敵,為人跟他的父親很像,而且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所以他當時就臉色大變起來。

就堯君素手下那素質,跟突闕金狼軍對沖,還能讓人家混亂?那就等於泥牛入海,有死無生啊。

最可笑的是,他居然讓趙孝才和李勤把騎兵擺在步兵前面,去摧垮突闕軍兩翼,還迅雷不及掩耳?

突闕軍的戰力,麥仲才也是第一次見,但他看完了之後,心裡就初步形成了和大虞軍的對比,在他看來,大虞軍除了驍果軍,沒有哪一支騎兵可以跟金狼軍相媲美,而金狼軍的戰術,是全攻型的打法,根本沒有防守。

他們像狼群一樣,吞噬一切,如果用步兵,長槍,標槍,鐵盾先把他疾風般的騎兵攻勢壓下來,等待他失去銳利,再出動騎兵決戰,這仗還有的打,如果和他對沖,那可就真成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人消滅了。

除非驍果軍代替趙孝才和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