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你的手下都被內衛抓了,整個上京已經沒有你們的分舵了,那你們在各地的分銷渠道呢?”
越國公府。
楊玄感驚訝的連茶杯都掉在了地上,這些年來,他沒少在胡幫身上投入精力,可以說胡幫已成為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他是有股份的。
胡幫幫主康德,是一個金髮碧眼的粟特人,早年來這裡經商,憑藉著心黑手狠,逐漸站穩了腳跟,後來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大人物。
這個大人物就是—高昌王鞠文泰。
鞠文泰雖然國小力弱,但野心勃勃,早期的時候,突闕強盛,他就投靠突闕搶劫大虞朝的商隊。
高昌這個地方,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而高昌國名為西域,其實是漢族流民所建立的國度,風俗也和大虞朝大同小異,老百姓加起來有二十萬人左右。
這種國力,他如果不靠時不時的搶一把商隊,根本連兩百匹戰馬,一千匹絲綢都拿不出來。
可是最近這些年,鞠文泰發財了,國力蒸蒸日上。
這就是鞠文泰在大虞境內扶持胡幫的結果。
鞠文泰很有商業眼光,當他發覺大虞朝和突闕人,都不允許他染指世界第一貿易,也就是絲綢生意之後。
他再不敢橫挑強鄰,更不想在這兩大巨頭的夾縫中,去插手這種暴利但風險極大的買賣,所以他瞄準了人口生意。
胡幫由此應運而生。
鞠文泰攀龍有術,當他看到突闕在老侯爺秦功義與大英雄長孫晟的輪番打擊之下,失去了與大虞朝抗衡的能力後,便頻頻的來往於高昌和大虞國都之間,目的就是給楊壽拍馬屁。但是他也不花錢。
他只靠一張嘴。
不但沒有花錢,反而從好大喜功的大虞朝皇帝這裡得到了很多的賞賜,並且有機會接觸到了滿朝的權貴。
鞠文泰仗著楊壽的寵愛,結交大臣和各國使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牢不可破的關係網,為胡幫的稱霸打下了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虞朝光是外國使節就有上萬人之多,這些人大部分都是鞠文泰和胡幫的生意夥伴,也就是分銷渠道,貨源渠道。
這些人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產業鏈,胡幫的利益他們均沾。
而他作為國王,不適宜親自擔任胡幫幫主,因此他扶持了一個傀儡,這個人也就是粟特商人康德。
康德曾經在波斯服役,後來成為了一名逃兵,再後來在大虞朝做一些小生意,直到他認識了鞠文泰,才飛黃騰達起來。
另外,鞠文泰在大虞朝還有一個巨大的靠山,這個人就是吏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虞世基。
這是一個不亞於宇文述的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