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虎回來晚了,大虞朝的第三批遠征軍此刻已經抵達了幽州,戰爭一觸即發。

楊壽下令太子楊侑,越王楊桐,金紫光祿大夫虞世基,大將軍裴世基留守長安,兵部侍郎樊子蓋鎮守東都。

而楊玄感也在被徵調的序列之中,因為秦虎“死”了,他再次擔任幽州刺史,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負責遠征軍的物資調配。

但楊玄感只是負責物資調配,而真正負責大軍後勤保障的總管,是一位理財能手,此時此人正坐鎮河北高陽郡。

遠征軍的物資,從全國徵調過來後,都要先集中在高陽郡,然後分批運送到三百里外的幽州,再由楊玄感負責轉運到瀘河與懷遠二鎮。

而這個負起全責的總管就是唐國公李遠。

高陽郡和幽州之間隔著一座邊境重鎮上谷郡,此處是河北屏障,歷來中原王朝和草原部落之間的戰略要地,常年駐紮重兵。

一旦幽州有失,上谷郡就是河北的最後一重屏障。所以,楊壽才把事關大軍生命的所有物資,放在高陽郡,以此來保證不會有任何閃失。

具體說來,糧食和輜重先經過水旱兩路,從大虞朝的四大糧倉,也就是位於河南洛陽的黎陽倉,洛陽倉,洛口倉,以及位於陝西境內的太原倉,運送到高陽郡,全長縱橫一千兩百里。

而再從高陽郡轉運到幽州,又是三百里。

從幽州轉運到懷遠鎮,而後再抵達榆關,總計加起來,這條糧草物資的運送路線,超過三千里遠。

假如是小規模的戰爭,民夫都是就近徵集,分段負責。

但如此規模的大戰,即便是楊壽徵發了全國三百萬民夫,仍然處於捉襟見肘的狀態,所以很多民夫從河南或山西出來之後,一直就幹到懷遠鎮,累死的病死的不計其數。

很多老百姓家裡的男人都死絕了,只能抓老人,孩子,婦女上去充數,此舉導致半個國家十室九空,慘不忍睹。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人能回來的,絕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秦虎回來晚了,但他回來早了又能如何,一頭拼了命想要往絕路上走的驢子,絕不是他這種力量能拉回來的。

那就讓楊壽去死吧。

秦虎當然不會愚蠢到去找虞世基,雖然他並不知道虞世基和胡幫以及楊玄感的關係,但虞世基是出了名的小人,而且跟宇文述不是一條線,秦虎怕他從中搞事情,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繞開了他。

好在留守上京的第三把手是裴世基,這個人是裴元慶的父親。

秦虎也沒有冒冒失失的去找裴元慶,他可還沒忘了昨天晚上的事情,萬一裴元慶也把他當鬼魂大哭一場,那可丟人了。

所以他先派自家的下人去找了一趟裴元慶,然後在家裡等訊息。

誰知過了沒有多久,院子裡就熱鬧起來。

秦虎聽到無數的腳步聲向房間撲了過來,開啟門一看,發現是自己的六個兄弟,而裴世基居然也夾雜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