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祝融夫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讓這些俘虜來開發這裡?”李嚴一愣,一時間有些不太明白呂布剛剛這句話的意思。
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李嚴望了望四周,不錯,如果只是偶爾過來遊玩的話,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
但是,一眼望去,幾乎全是山地,除了少數的獵戶或是這些以打獵為生的南中蠻夷以外,根本不適合百姓居住,開發,怎麼開發?
呂布想了想,笑道:“至於怎麼開發,以後待寡人召開朝會,與眾臣商議之後再做決定,而現在,就先讓這些俘虜先去替寡人修一條從長安直通南中的馳道好了。”
“什麼?王上要修一條從長安到南中的馳道?”
聽聞此言,李嚴大驚失色,從長安修一條馳道到南中,開什麼玩笑。
從長安修馳道必然要經過益州,暫且先不提南中,單單只是益州,就大多數都是叢山峻嶺,修這麼一條馳道,所耗費人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李嚴連忙道:“稟王上,從長安修馳道到南中,必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便是當年的大漢,想要修這麼一條馳道出來,都得頃全國之力,都未必能夠修成,此時恐怕……”
呂布笑著擺了擺手,指著山坡下的那七萬俘虜,道:“人力,有了,如果不夠,不急,以後還會有。”
“至於物力……”沉吟了片刻,呂布接著說道:“暫且不提關中,益州有天府之國之稱,以益州的賦稅,足夠支撐的起這條馳道了。”
反正這些俘虜也不用給錢,可以往死裡用,隨便給他們一口吃的,讓他們餓不死就行,而且也不用給他們吃飽,省的吃飽了以後有力氣造反。
這些俘虜可以死,但是,即便是死,用他們的屍體也要把這條馳道給對出來。
古代各地多叛亂的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交通不便,對各地的控制不夠。
交通不便,往往就會出現那些因為天高皇帝遠,就肆無忌憚的土皇帝,在這些土皇帝的壓迫下,百姓不反才怪。
所以,無論如何,馳道都是要修的,與其以後徵自己的民夫來修這些玩意,還不如直接就用這些俘虜來修。
俘虜不夠就再去抓,往死裡用,就和當初重新開闢絲綢之路一樣,用這些俘虜的血肉來鋪一條從長安直通南中的馳道出來。
李嚴低頭沉吟了良久,好像確實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處理方法了,總不能白養著這些俘虜,再者,也比殺了強。
只是,李嚴有些猶豫的說道:“王上,此等做法,是不是有些太過殘忍了,這條馳道如果修成,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這個時代修一條馳道,特別還是在山地比較多的地方修馳道,那和打一場持久的戰爭沒什麼區別,真的是拿人命在填。
這個時代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人力,不管是開山也好,架橋也好,都得用人力來完成,可想而知,在川蜀之地修出這麼一條馳道出來,那得用多少人的命來填。
李嚴雖不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但在益州也生活了有不少幾年,對於川蜀的地形自然很瞭解,一想到這些俘虜以後能活下來的可能沒幾個,李嚴心中便有些不忍。
呂布看著山下的俘虜,淡淡的說道:“把你的那所謂的仁慈心收起來吧,他們這些人在禍害我益州百姓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如今,寡人沒有殺他們已經夠仁慈了。”
“別的暫且不說,正方以為,這條馳道修成之後,將會造福多少人,造福幾代人?”
李嚴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這事,並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先前的思緒都放在了這些俘虜的身上,根本就沒往這方面想。
李嚴本就是個聰明人,根本就不用明說,就能想到這條馳道帶來的好處,交通跟上以後,所帶來的就是大量的商人,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跟著往上升。
雖然目前看起來,修馳道對於這些俘虜來說,確實有些殘忍,但放眼未來,這可是一件有利於百姓,造福後世子孫的事情。
想到這,李嚴深深一禮,道:“還是王上想的長遠,是臣目光短淺了。”
“哈哈!!!“
呂布大笑一聲,道:“你李正方可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你只不過是沒往這方面想罷了。”
“益州自古以來,便有著天府之稱的美名,物產豐盛,道路不便的話,這些物產因運輸不便,就會滯留在益州,所造成的後果相信不用寡人明言。”
“再說這南中之地,雖是荒山野嶺,但這片荒山野嶺間,自然也藏著很多寶貝,只是暫時還沒有被人發現而已。”
“待馳道修建而成,寡人再重點開發一下這裡,這十萬大山中的珍藏能養活的百姓絕對會超過你的想象。”
看著面前意氣風發的呂布,李嚴感慨道:“世人皆錯看了王上。”
“嗯?”
李嚴這莫名其妙突然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呂布微微一愣,不解的看著李嚴,道:“正方何處此言?”
李嚴正了正神色,道:“世人皆言王上是一個目無君上,霍亂超綱,暴虐更甚董卓之人,但是,又有幾人知道,王上卻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心思百姓之人。”
緊接著,見李嚴滿臉羞愧的接著說道:“臣當年也錯看了王上,當年在臣離開荊州之時,正是王上攻打荊州之時。”
說到這,呂布終於知道李嚴為何會說出這種話了,想來雖然當年的李嚴也很清楚劉璋並非是一個明主,但與呂布這等暴虐之徒比起來,在李嚴的眼中,劉璋明顯要高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