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炎黃子孫,全世界最好的百姓!(第2/3頁)
章節報錯
呂布伸手指了指帶來面前的茶水,示意帶來不用拘謹,端起了面前的茶盞,淺酌了一口,隨後,緩緩的說道:“從現在開始,你們祝融部落劃入我大漢,你們部落的子民從今往後也皆是我大漢的子民。”
帶來點了點頭,對於呂布所說的這個,帶來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先前在城門口的時候對方便提過此事。
對於帶來的表現,呂布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寡人準備冊封你為平南將軍,由你協助你姐姐祝融幫寡人一統南中各部,而監獄中那些部族首領們的首級便是寡人送你~們的禮物。”
“除掉了這些人以後,想來對於你們也有所幫助。”
“其次,寡人能給予你們的幫助便是我大唐的軍械,從現在開始,你們所組建的軍團,便是我大唐的正規軍,寡人授予你們嶺南軍團的稱號,人數的話,就暫定十萬人好了。”
聽到呂布願意給予他們唐軍軍械,不僅是帶來,就連坐在呂布旁邊的祝融都一臉詫異的看著呂布。
唐軍的軍械給他們的印象可謂是太深了,領先他們不知道多少倍,甚至在剛一交手的時候,讓他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在他們的想象中,漢軍的軍械應當和益州軍的相差不了多少。
可是,當他們真正交齊手來的時候,他們才發現他們想錯了,而且錯的特別離譜。
先前的斥候交手,居然一個人也沒能回來。
從山上向下衝鋒的時候,對方的箭矢根本就不曾間斷過,給人的感覺像是至少十萬人以上的弓箭手。
近戰時,對方殺他們的時候,如砍瓜切菜一般輕鬆,而他們卻對全副武裝的唐軍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還要想盡辦法找對方身上鎧甲護不到的位置。
這也難怪,這些年來,唐軍除了手上的兵刃改良了以外,身上所穿的鎧甲也進行了改良。
在大部分都還擁著札甲的時候,呂布麾下的唐軍已經盡數換上了由呂布提出的構思,馬均負責完成的用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的鎖子甲。
當祝融身在建寧之時,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唐軍的軍械之時,眼中也滿是驚歎和羨慕。
對於這些軍械,給呂布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唐代,而鎖子甲運用最廣泛的時候也是唐代。
鎖子甲自唐代引入中國以後,逐漸被後世廣泛使用,成為宋明時期常見的甲式。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可算作中式甲冑的典範,西方人稱為中國之星,日本人稱之為唐紋甲。
呂布所弄出來的這些軍械,可以說至少領先了這個時代五百多年,領先這些裝備簡易的南蠻更是不知道多少年。
兩軍交戰之時,結果可想而知,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對於這些裝備,祝融自然是很眼饞。
當然,也就是對祝融,呂布才會提供如此先進的裝備,換成那些羌人,呂布所給的也都是一些在唐軍中已經淘汰了的貨色。
並不是呂布種族歧視,而是他對祝融比較放心,普通的聯姻或許不是很牢靠,但他與祝融可是兩族首領的聯姻,祝融反他圖什麼?
為了安祝融的心,呂布向祝融承諾,只要她生了兒子,這個兒子即便再怎麼差勁,至少也會封一個南中王。
呂布的意思很簡單,你放心的去替勞資統一南中,你現在一統的南中,不僅僅是我的東西,也是你兒子的東西。
你放心的忘南打,你打下的所有的地盤,以後都是你兒子的,不僅如此,到時候還會加上一個益州。
有了呂布的這種承諾,祝融自然很滿意,哪怕她以後真的失了寵,至少也有個安身養老的地方。
聽到呂布承諾會提供給他們唐軍軍械,祝融眼中泛著異彩,看著呂布道:“大王此言當真?”
呂布笑了笑,揉了揉祝融的腦袋,道:“你覺得我有騙你的必要?”
祝融笑了笑,道:“你要騙也無所謂,反正這些東西又不是給我的,以後不論打下多大的地盤,還不是都跟著你姓呂。”
帶來面露疑惑的看著兩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即便他不給軍械,不還是要替他打?
見到帶來一臉茫然的樣子,呂布笑了笑,道:“你們與別人不同,寡人向你姐承諾過,她給寡人生的兒子,便是以後這南中的王,所以,你們可以放心的去打。”
帶來愣了愣,隨後大喜,有了這樣的承諾,那就跟替他們祝融部落打沒什麼區別,反正不管打下了多大的地盤,都會由他們自家人接手。
王室的孩子,一般都是和自己母親那一族比較親,有了呂布這樣的承諾,無異與承諾了讓他們一族永世富貴。
至於能否生下兒子,這點完全不用去考慮,第一個不是那就接著生,一直生到是兒子為止。
南中的叛亂最終以孟獲等一干蠻族首領被在建寧被斬落幕,處決孟獲等蠻族首領之時,行刑的廣場上人山人海,擠滿了聞訊而來的益州百姓。
當劊子手們高舉起手中的大刀之時,圍觀的百信們歡聲猶如雷動。
建寧緊挨著緊挨著南中,是南蠻入侵益州的必經之地,這些年來可謂是飽受南蠻禍害之苦。
如果說益州的百信中最痛恨南蠻的,無疑便是這建寧的百信。
他們的親人好友,不乏喪生在每次南蠻入侵之時的屠殺之中,這些心懷仇恨的益州百姓,他們想要的並不是每次僅僅只是將來犯之敵人擊退,他們要的是孟獲等人去死。
奈何劉璋的不作為,讓他們飽受南蠻的禍害,卻束手無策,有一天每一天的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