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袁胤、楊弘、閻象三人此刻也一臉笑意的看著袁術,顯然,他們也為此事感到喜悅。

袁術等了半天,發現這三人除了站在那傻笑以外,一點要進言的意思都沒有,難道自己的話很深奧,他們沒聽懂?

於是,袁術輕嘆一聲:“昔日漢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而有天下,今歷年四百,氣數已盡,海內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歸,如今又有了傳國玉璽……

說到這,袁術停了下來,不再言語,隨後,暗自觀察著眼前這三人的反應。

只見袁胤、楊弘、閻象三人正凝神靜聽,等待著袁術接下來的話。

袁術臉色一黑,暗道,這群不上路子的貨色,難道非要我言明?

袁術輕咳一聲,接著道:“昔日漢高祖不過泗上一亭長,吾四世三公,如今又有了傳國玉璽,又有了傳國玉璽……”

袁術見三人依舊沒有什麼反應,臉色不禁沉了下來,語氣也變的沉重了起來。

更是特別著重的提了一下漢高祖劉邦的亭長身份,自己的四世三公身份,以及,傳國玉璽四個字。

見袁術臉色不善,再結合這麼一段話,長史楊弘頓時反應了過來,主公這是想當皇帝啊。

於是,楊弘連忙上前拱手道:“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應其運。懇請主公效應天順人,正位九五。”

袁術見終於有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一喜,剛想說點什麼,就見旁邊走出一人,大喊道:“主公,不可啊”

舉目望去,原來是主薄閻象,袁術臉色一黑。

我說了半天你都沒反應,如今人家楊弘出來說話了,你倒是有意見了,真是個不識抬舉的老東西。

閻象見袁術正面色不善的看著自己,連忙上前道:“昔周后稷積德累功,至於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明公家世雖貴,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此事決不可行。”

楊弘見此,高聲道:“閻主薄此言差矣,讖雲: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塗,途也,主公字公路,豈不正應其讖?而今,主公又得了傳國玉璽,若不為君,背天道也。”

袁術對楊弘投去了讚賞的目光,笑著點了點頭,道:“揚長史所以有理,容我慎重考慮一番再做決定。”

袁術的心思閻象怎麼可能不清楚,但是此時確實不是稱帝的時機,連忙道:“主公,不可啊,主公……”

袁術見這不識抬舉的老東西又出來搞事情,不禁眉頭一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好了,你們下去吧,容我慎重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不是袁術不像現在就答應他們稱帝,而是因為即便他袁術再怎麼急切,但也還是知道三讓的過程還是要走一下的,不能顯的吃相太難看不是?

反正如今已經有人明白了他的心思,待明日,楊弘領著文武大臣勸金,然後自己在謙虛的推讓(的王好三下,最後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勉為其難的登基稱帝,豈不美哉?

想到這,袁術滿心歡喜的抱著傳國玉璽離開了書房,朝著後院走去。

次日,壽春太守府大堂。

袁術精神奕奕的端坐在主位上,望著堂下的文武百官,道:“不知諸位今日有何要事需要稟報啊。。”

說罷,意味深長的看了楊弘一眼。

收到袁術的眼神,楊弘會意一笑,連忙出列,雙手捧著一卷名冊,衝著袁術彎腰一拜。

“稟主公,昨夜有人於壽春以東見到七色霞光從天而降,霞光中,隱有龍吟鳳鳴之聲,久久不息,此乃天降祥瑞。”

“所以,臣等三百五十五名文武官員聯名向主公上表,懇請主公順應天意,繼皇帝位。”

“懇請主公順應天意,繼皇帝位。”

“懇請主公順應天意,繼皇帝位。”

楊弘說罷,便率領眾文武朝著袁術跪拜於地。

袁術笑著點了點頭,這楊弘還真是個貼心的人啊,連祥瑞都弄出來了,考慮的果然周全。

這個年代,百姓愚昧,製造這種祥瑞很簡單,隨便派些人去到百姓中散播這種謠言,就說是自己親眼所見,保證用不了多長時間,大街小巷的人就全都認為真的發生過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袁術的目光掃到場中唯一一個站立的身影之時,不禁臉色一黑。

閻象這老不死的是存心要給我添堵了?

袁術見閻象想要出列說話,生怕他再出來搞事,連忙搶道:“閻主薄今日身體有所不是,來人吶,將閻主薄送回家中好生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