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大漢皇叔劉大耳(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百四十章大漢皇叔劉大耳
“百姓們不僅用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的糧食供養著我們,更是把他們的丈夫和兒子送到我們麾下替我們賣命。”
“他們所圖的不過就是想有個安穩太平的生活。所以,我就時常在想,如果這都給不了他們,那他們要我們又有何用?”
不得不說,呂布不去做演員都有些可惜,臉上的表情可謂是相當的到位,那憂國憂民之感被他演繹的淋漓盡致。
郭嘉輕嘆一聲:“天下諸侯中,又有幾個真正在乎百姓們的死活,得主公如此,天下之幸,百姓之幸。”
這時,一個侍衛前來匆匆來報,說是徐庶求見。
“稟將軍,徐軍師求見。”
聽聞徐庶歸來,呂布面露喜色,以徐庶的能力和自己所擁有的實力和名望,想來招納此時還是一個水賊的甘寧,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遠處,只見徐庶的身後領著一個著裝怪異,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彷彿是一個裝神弄鬼的薩滿巫師一般的壯漢朝著這邊匆匆趕來。
近前之後,徐庶見到站在呂布身旁的郭嘉微微一愣,不過片刻,便已恍然,也沒多說什麼,一拱手,朝著呂布深深一禮。
“庶,拜見主公。”
呂布右手向上一抬,大笑一聲:“元直不必多禮,你身後的這位壯士,想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甘寧,甘興霸了吧,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青年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
曾任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卻並未受到重用。
建安十三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甘寧性情意躁,易於激動,發怒時動輒要打人甚至殺人,而且有時不完全聽孫權的命令。但他勇敢堅毅,豪爽開朗,足智多謀,器重人才,輕財好施,關心部屬,士兵樂於從命。孫權善於用人,“不求備於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長”。
在孫權手下,甘寧發揚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成為三國時代有名的“鬥將”。
雖說這位歷史上曾經百騎劫魏營甘寧對於呂布來說,確實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不過,此時的甘寧雖然有些薄名,但還談不上大名鼎鼎,呂布這麼說,無外乎就是知道甘寧此人極好面子,只是為了滿足一下他的虛榮心而已。
果然,甘寧聽到名震天下的呂布居然如此高看自己,頓時面露喜色,衝著呂布拱手一禮。
“不敢,寧不過是這漢水之上的一個水賊而已,溫侯過獎了。”
甘寧這個人,雖然他可以自己稱呼自己為水賊,但卻聽不得別人喊他水賊,可謂說是一個虛榮心極強的人。
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大有名聲。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線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員或那些跟他相與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寧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賊害官長吏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二十多歲。
呂布大笑一聲,擺了擺手:“興霸何必如此謙虛,你甘興霸有多大的本事,別人或許不知,但本將可是一清二楚,興霸,你可願先在本將麾下暫居偏將軍一職?”
雖然官職不是很高,勉強只能算從七品,但是對於一個毫無半點軍功的人來說,也不算低了。
甘寧自然也清楚這些,呂布能把他從一個水賊一躍提升到偏將軍,已經很高看他了,後面能到達什麼程度,那就只能看他自己的有多少能力了。
甘寧激動萬分,抱拳拜倒在地:“甘寧願為主公鞍前馬後,不避斧鉞,生死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