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鑄京觀!韃子被嚇壞了!(第1/6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章鑄京觀!韃子被嚇壞了!
兩日後,多鐸率軍進駐吳橋縣,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抵抗。
進城的時候,多鐸詢問道:“恭順王,聽說你們當年,就是在這吳橋起兵造反的?給我講講你們當時的故事吧!
大漢奸孔有德笑著說道:“豫親王說的沒錯,當年我就是率軍前往大淩河, 行至吳橋,大雪封路,我軍糧草告罄,準備跟城中百姓買些糧食,結果那吳橋知縣畢自寅關閉城門,根本不讓我們進城買糧,最後將士們餓的不行了, 搶了一隻雞充飢。不料這隻雞是大戶王象春家的家奴的, 他家世代為官,當時他堂兄王象乾是晉西總督我們得罪不起,只能賠罪。”
“既然賠罪樂,那你們為何要起兵,最後投奔我大清?”
“豫親王有所不知,當時我割下了那個偷雞士兵的耳朵,他氣不過,當晚就沒了王家家奴的滿門,王家興師問罪,我吃罪不起,乾脆就反了!幸好當時選擇造反,否則哪有機會投奔大清,成就現在的豐功偉業啊!”
孔有德口中講述的,便是‘一隻雞引發的血案’。
因為一隻雞,大明在最為精銳的炮兵部隊, 在何河間府吳橋發生兵變,然後在統帥孔有德的率領下, 一路打回登州。
當時的登州有著大明最為龐大的鑄炮工廠, 孔有德聯合耿仲明,帶著所有的鑄炮工匠,近百門紅衣大炮,兩百多門佛郎機炮,還有近百艘戰船,投靠了韃子。
於是,韃子便擁有了鑄炮技術,也編練出了一支實力不俗的炮兵部隊。
自此以後,韃子面對堅固的城池,再也不需要頂著明軍的炮火,用人命去堆,可以直接跟明軍展開炮戰了。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也因為這項大功勞,得到了皇太極的厚待。
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的時候,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而同為東江鎮將領,後來帶著兩萬大軍,以及一整支艦隊投奔的尚可喜,被封為智順王,這便是三順王。
進入夜間,一支晉西鎮的騎兵悄悄逼近吳橋縣。
他們早已探明瞭韃子的行軍部署,今晚必定是要在這吳橋縣過夜了,他們是按照賈璉的命令,來給韃子送大禮來了。
這支騎兵只有千人規模,率領的他們的是參將張旗。
來到城外半里,他親自帶著三百騎兵朝著城頭大聲叫喊。
“城裡的狗韃子聽著,有膽就出來與爺爺一戰!”
“多鐸你個縮頭烏龜,有本事就出來跟老子單挑,贏了的話,老子就放你一馬!”
“孔有德你個狗漢奸,賣主求榮的狗東西,只配吃屎,老子剛給你拉了一泡,還是熱乎的,趕緊出來吃啊!”
戰士們都賣力的喊著,怎麼難聽怎麼難,而且花樣百出,簡直不帶重樣的。
卻看不見城外明軍的身影,只聽見他們無休止的謾罵。
“主子,要不要奴才率軍殺出去,把這些明狗全殺了!”
多鐸揮手阻止”不可,這些明狗既然有備而來,很可能已經設好了埋伏,夜間敵情不明,不可貿然出城!”
“那也不能讓這些明軍如此囂張啊!”多鐸看向孔有德:“恭順王,該你帶來的火炮上場了!”
“遵命!”
隨後,孔有德將三十多門佛郎機炮搬上城頭,朝著城外轟擊。
雖然氣勢十足,但夜黑風高,月亮都沒有,根本看不清張旗他們人在哪,只能根據聲音,朝著一個大概的位置打。
雷聲大,雨點小,打了半個時辰,也沒打到哪怕一個人。
看著炮擊沒什麼成效,城外的明軍輪番上陣,不斷的叫囂辱罵,多鐸也懶得再搭理了。
雖然很難聽,但明軍罵的越厲害,說明他們越無計可施。
只是吩咐下去,要巡夜的韃子密切注意城外的動向,以免被明軍偷襲。
整個叫罵聲持續到黎明時分在結束,而多鐸更是忍了一晚上。
當天色漸漸亮起來,城頭上的韃子,耳朵總算是能清靜一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