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一番怒斥,幾個反對的大臣只好悻悻的閉嘴。

皇帝的脾氣他們知道,這樣重大場合,要是讓皇帝面子上過不去,他們也沒什麼好下場。

對於皇帝牽馬,賈璉只是儀式性的婉拒一番,然後還是坐上了戰馬,配合崇禎皇帝。

於是,無數圍觀的百姓,親眼看見大明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崇禎皇帝牽著一匹戰馬,而馬背上坐著一位身披盔甲的將軍。

他們活了一輩子,在此之前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今天卻看到了皇帝為人牽馬,不得不感慨人生就是這麼變化無常。

不過他們都知道賈璉的功績,如此巨大的功勞,當值得這樣的待遇。

在場的文官武將們,還有那些勳貴們,此刻都不禁浮想聯翩,要是坐在馬背上的是自己多好啊。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而賈璉坐在戰馬上意氣風發,別提多爽了。

收穫了無數或崇敬,或羨慕,或嫉妒的目光,以及百姓們山崩海嘯般的歡呼。

此刻,賈璉成了世界的中心,風光無限。

而隊伍後方,關在囚車中的皇太極和一眾奴酋,則收穫了百姓們憤怒的目光。

望著這些恨不得生吃了他們的百姓,皇太極有些不寒而慄,要是此刻沒有這些明軍擋著,估計自己會被生吞活剝了。

就這樣,崇禎皇帝牽著賈璉的戰馬,從朝陽門一直走到東華門,然後進入皇城。

這一路上,可是讓賈璉出足了風頭。

來到乾清宮保和殿,王承恩早已安排好了宴席,賈璉與麾下一眾將領入座東側,其餘的文官武將們則入座西側。

這時,賈璉從懷中掏出明黃色絲綢包裹,大聲喊道“陛下,臣此戰為陛下尋得一件絕世珍寶!”

“寶物?不知是何寶物?”

“回陛下,這寶物便是……”說到這裡,賈璉故意頓了一下,吊足了崇禎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胃口。

然後朗聲道“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脫離漢人掌控五百多年的傳國玉璽?

此言一出,崇禎皇帝和眾位大臣紛紛屏住了呼吸,緊緊地盯著這個包裹。

如果真是傳國玉璽,那麼絕對稱得上是絕世珍寶了。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傳國玉璽就意味著法統純正,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這傳國玉璽,最開始是和氏璧,就是藺相如用來戲耍秦昭襄王,並誕生了‘完璧歸趙’這個成語的那塊和氏璧。

後來秦昭襄王的重孫子,也就是嬴政,滅了趙國,靠本事拿到了這個和氏璧。

滅掉六國之後,成為秦始皇的嬴政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和氏璧,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是為傳國玉璽,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偽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歷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自靖康之變後,這傳國玉璽便被金人奪走。

之後又落入蒙古人之手,洪武北伐之際,元順帝倉皇逃離大都,帶走了傳國玉璽。

後藍玉北伐,大破蒙古王廷,北元至此終結,但並未能奪回傳國玉璽。

沒想到,今日這傳國玉璽重現人間。

崇禎抑制住自己激動地心情,讓禮部諸臣查驗,是否屬實。

禮部尚書林欲楫帶著幾個副手,小心翼翼的開啟包裹,然後細細查驗,甄別。

事關重大,他們可不想鬧出什麼烏龍。

萬一是假的,賈璉沒啥過錯,他一介軍漢不識貨,但他們禮部就是研究這些的,要是搞錯了,把贗品當成真的,搞得皇帝丟臉,他們麻煩可就大了。

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林欲楫才激動的說道“陛下,臣與幾位同僚查驗,這確實是傳國玉璽!”

“好,簡直是太好了!不知賈愛卿,是從何處尋得這絕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