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蔡京求和,大官人再升官(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話,西門慶這才有些恍然大悟道:“原來之前汴梁城出現的謠言是蔡公子所為啊,我還以為是童貫那老賊做的呢,不過蔡公子這樣做可就不對了,我自認和蔡相公以及蔡公子是沒有什麼仇恨的,蔡公子怎可如此汙衊於我,好在帝姬相信我,官家也不相信我會做出這等事情,沒有取消我和帝姬的婚事。”
“官家雄才大略,怎麼會輕易相信這等傳言,帝姬也是慧眼如炬,老夫一會便會去宮中給官家和帝姬請罪。”蔡京說道。
西門慶嘆了口氣說道:“蔡相公大可不必如此,不過是我和蔡公子之間的一些小矛盾,不必打擾陛下了。”
蔡京聞言笑了笑,說道:“定國公說的是,那就聽定國公的。”
對這個事情,兩人都沒有繼續說下去,蔡京能來道歉,西門慶也接受了道歉,這流言之事也就不是事了。
之後兩人便說起了朝堂之事。
而對於現在的大宋和朝堂來說,燕雲十六州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定國公對於燕雲十六州可有什麼看法?我們真的需要等到金遼兩國打個輸贏之後再去取燕雲十六州嗎?”蔡京嘆了口氣問道。
在蔡京看來,西門慶的這個計策雖然不錯,但卻是很被動。
而且就算是金遼之間打個輸贏,但是一時半會雙方也難以將對方滅掉,到時候必定會有一方繼續佔領著燕雲十六州,大宋想要打下來,也是十分的困難。
遼國皇帝雖然昏庸,可是還有一名遼國大將耶律重勻鎮守,想打下燕雲十六州,難度不是一般大。
“蔡相公,這燕雲十六州我們是必須要打下來,如果可以,還要儘快的打下來。”
“其實,我們想要打下燕雲十六州,哪怕是現在,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你想想看,既然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我們會出兵,這就讓大宋有機可趁到時候大軍壓境,遼國再想支援肯定來不及。”
看著蔡京,西門慶一臉的自信。
歷史上,北宋為何被遼國壓制?就是因為少了燕山山脈,和古長城的防禦。
這就造成遼國騎兵,沿著平原直接飛奔南下,無法阻擋。
這一打,就很容易打到黃河。
北宋朝廷自然知道嚴重後果,所以從上到下,都一直希望能拿回燕雲十六州,讓中原多兩道屏障。
否則,北方的鐵騎太可怕,由災民組成的宋軍,根本無法抵擋。
蔡京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倒是很有道理,可若是打輸了怎麼辦?”
作為大宋的太師,宰相,蔡京不得不做兩手打算。
對於一個人來說,輸了不過是捱揍,或者被人抓走,打死,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打輸了一場戰爭,很有可能就是滅國,是亡國,是上億百姓的苦難。
蔡京雖然是個奸臣,但是對於大宋還是很有感情的。
西門慶見狀,笑著說道:“蔡相公,其實我們這場戰爭,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打贏,我們奪回燕雲十六州,另外一個接過便是不管輸了還是平了,我們都不會損失上馬,因為遼國人目前是不敢南下的,因為他們還要對付金人,即便他們敢打過來,那我們只要守城市和對方來一場消耗戰,遼國人消耗不了,我們大宋畢竟不是他們的死敵,只有金人才是遼國的死敵。”
聽到這話,蔡京眼前一亮。
認為少年的話很有道理,遼國人現在的確不敢南下,就算南下,也不敢和大宋玩消耗戰,如此,大宋可立於不敗之地。
“此計甚好,定國公的主意真妙啊,這次恐怕真能收回燕雲十六州。只要徹底收復,我大宋普天同慶,那些反賊自然消停。”蔡京對西門慶的說法很是讚賞。
既然遼國不敢南下,為何大宋不主動出擊呢?
若是能打下十六州,大宋的江山更加穩固,以後主要對付西面即可。
“不過,定國公,咱們大宋和遼國可是有著盟約的,況且兩國百年未生戰爭,我們主動去打,對我大宋的名聲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