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再升官,步軍都指揮使!

第二日,大官人便帶著京城烤鴨去了皇宮。

為了保溫,他還特地讓人做了一個保溫箱。

當然了,說了保溫箱,也不過是用做一個鐵盒子,然後用布匹將鐵盒子包起來,這樣可以儘量的保溫。

“站住!”來到皇城門口,西門慶被幾名禁衛攔下,不准他進去。

西門慶將紫金令一掏,幾名侍衛當場嚇尿畢恭畢敬地放西門慶請進去。

紫金腰牌還真不是說笑的,這腰牌可以代表著皇帝親臨,和尚方寶劍差不多,都有見物如見皇帝的待遇。

沒多理會幾名禁衛的阿諛奉承,大官人找了個小太監,便讓這人帶著自己朝著皇帝所在的地方垂拱殿而去。

垂拱殿是宋代皇宮大殿名稱,乃官家平日處理政務、召見眾臣之所,於福寧殿南,是皇帝“內朝”日常接見群臣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

北宋皇城內城又名“裡城”,裡城內有宮城,又名“皇城”。中區是皇帝上朝理政之所,重要的建築有大慶殿、垂拱殿、崇政殿、皇儀殿、龍圖閣、天章閣、集英殿等;北區為後宮。

垂拱殿也叫常朝殿,並不似崇政殿那般空曠威嚴,反而令人心生幾分溫馨,只是這種溫馨唯是官家之感,對眾位臣子而言,官家所在之處,在汴梁北宋皇宮和臨安南宋皇宮中都有此殿。

皇城門口的侍衛們在看到紫金腰牌的時候,還擔心眼前之人會找他們麻煩,現在見對方並未理會他們,也都是鬆了口氣。

“這位大人也是個祖宗啊,以後或許也是太尉那等人物,你們現在可是要記住了,以後這位大人要是再從此經過,萬不可再阻攔了。”一名禁衛統領看著大官人的背影對著在場計程車兵說道。

在場的人也都是一臉的後怕。

這也不是他們大驚小怪,實在是在之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上一次蔡京在經過宮門的時候,第一次也被阻攔了,緊接著這貨就找了個理由將那士兵開除了。

所以,自此之後,宮門前的禁軍都很是小心謹慎。

大官人並不知道這些,手持著紫金腰牌,大官人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垂拱殿的外面,直到到了這裡,才被垂拱殿外的太監攔了下來。

到了這時候,就需要去裡面通報了,只有得到趙佶的允許他才能夠進去。

“稟告陛下,秘書監西門慶在門外求見!”

趙佶這時候正在和大臣們談著政事。

當然了,雖然是在談政事,但是也不過是大臣們在說,趙佶不過是隨意的聽聽罷了。

他大宋的皇帝,是最不怕臣子造反的。

宋朝從始至終,都沒有臣子造反,也就有一些農民起義,不過都沒有成功,在當時內憂外患的宋朝,還能夠穩固江山地位,屬實很不容易。宋朝三百年來從未有人敢造反,這一切都歸功於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本是一介武夫,當時皇帝去世,朝局不穩,手下人為他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最終統一天下。

對於謀權篡位他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當上皇帝的他防止這些開過大臣造反,就都卸了他們的兵權。為了防止下面有人造反,他制定了很多條例和措施,建立了樞密院,三司使,施行更戌法等使地方縣郡沒有能造反的財力支援,重用文官輕武將,將那些最具威脅的武將則被統治者牢牢把控,“將兵分離制”讓士兵和將領彼此陌生,這樣就不會有當日士兵擁立趙匡胤為帝的例子了,宋朝皇帝讓文官在平時掌軍,等到戰爭時期才會將軍隊交給武將,同時還會派出文官監督武將,生怕其有造反意圖。

也正是因為這些措施,宋朝三百年來沒有造反的人。

文臣不會打仗,武將沒有兵權,我看你造個毛子反。

不得不說,這宋朝對武將的洗腦還是很成功的。

宋朝的武將投降外族的也很少,反倒是文臣,投降派數不勝數。

另外就是農民起義了,在宋朝也沒有成功的希望,這倒不是皇帝多好,而是因為宋朝太富了。

富到了皇帝昏庸大臣貪汙的程度,老百姓都能吃得上飯。

既然吃得上飯,還能有幾個跟著你造反的。

看看梁山起義就是了,真正因為吃不上飯而去梁山造反的有幾個,恐怕一千個裡面都難有一個。

大部分都是覺得朝廷皇帝昏庸,貪官汙吏橫行,這才梁山起義的,而且就這樣的還都是小部分,很多都是無奈,或者是為了所謂的義氣。

所以趙佶是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江山和皇位。

在聽到太監說西門慶求見之後,趙佶眼前一亮,嚴重滿是興奮對著太監說道:“秘書監來了?快讓他進來。”

趙佶很高興,因為西門慶的到來就代表著西門慶又有了好東西或者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