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為了茂德帝姬,衝鴨……(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六十五章為了茂德帝姬,衝鴨……(4000字大章,求訂閱!)
詩會幾乎每年都有,但大多都是年節之時,比如元宵、中秋等時候。
各地大商會出資合辦,籠絡才子, 為的就是搏一個名聲,沾一點才氣。可別小看這才氣,本朝崇尚文治,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雖有家纏萬貫,衣食無憂,但也引人覬覦, 如此一來這才氣很多時候都是保命的。
對於讀書人來說, 在各種各樣的詩會上嶄露頭角不止可以博得才名,還能為自己的前程鋪平道路。
而在汴梁卻有著微妙的不一樣。
這裡朱門林立,豪門無數,商人就算有錢也是說不上話的,這裡的詩會更加高階大氣上檔次,一般都是有名大儒,大學問家或者才名遠揚的人物才能舉辦詩會,光有錢是不行的,不然別人也不會賞臉,賞臉就是掉身份。
對於讀書人來說汴梁的詩會想要拔得頭籌幾乎難如登天。天下學子,名流大家匯聚的汴梁競爭絕不是尋常地方州府可比,但競爭也意味著機遇。
在汴梁任何一個詩會能夠名列前茅帶來的名聲也是難以想象的,若是地方州府的詩會頂多也就侷限於當地傳揚,再厲害出了州府就不會有人知道了,但汴梁可不一樣。天子腳下, 全國上下人們的目光總是匯聚於此,只要有風吹草動轉瞬就會傳揚千里,也正因如此, 若是能在汴梁揚名,基本也就相當於四海皆知。
而且汴梁達官貴人無數,朝廷大員眾多,要是詩會上表現亮眼正好被誰看中,也可以博一個好前程。
因此只要是詩會,無數讀書人擠破腦袋想往裡鑽,而那些名門之後也想盡辦法要嶄露頭角,在長輩面前留下好印象,與其說是詩會,也可以看做是社會上流的交際舞會,不過在這人們不會看你跳舞好不好,看的是詩詞寫得好不好。
汴梁每年光是大型的詩會就有好幾個,如中秋詩會,元宵詩會,杏花詩會等。
杏花詩會又叫清明詩會,只不過清明這詞太過不好,所以便借用了杜牧的《清明》一詩中的最後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二字, 另外也是因為這汴梁城裡也就有這麼一片杏花林,還讓宋徽宗給看見了,所以才有了杏花詩會。
中秋詩會和元宵詩會,都是屬於汴梁官府舉辦的,邀請的都是名氣極大的文壇鉅子。
而杏花詩會,算是宋徽宗舉辦的,雖然文壇鉅子也偶爾回來,但是主要還是為了汴梁才子佳人舉辦的。
比如說李清照就是在杏花詩會出名的,一首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讓當時的李小娘子名揚天下。
很多大臣都是在杏花詩會上被宋徽宗看中而平步青雲的。
所以現在才有如此多的青年才子想要在杏花詩會上一舉揚名,從而步入宋徽宗的眼中,成為新一代的高俅和李邦彥。
西門慶也是打的這個主意。
宋徽宗這人,只要你能入了他的眼,能和他的愛好相同,那基本上就會重用你,比如說高俅,和宋徽宗一樣喜歡踢球,還是球場上的梅羅,所以入了宋徽宗的眼,像是蔡京,和宋徽宗一樣喜愛書法,蔡京的字在此時,可以說是極為的優秀,不說第一,前三還是能排的上的。
還有周邦彥,和宋徽宗一樣喜歡李師師,雖然差點被髮配,但結局也是好的,最後也是能夠和宋徽宗一起談談床上的李師師……
大官人自己能文能武,足球,籃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都很在行,雖然書法不怎麼樣,但是咱也喜歡李師師啊,不光李師師,你女兒咱也是很喜歡的……
想到這裡,大官人不由的心中一笑。
和張浚一起來到了裡面,裡面到處都是盛開的杏花樹,而在一片杏花林中則是建有了一個亭子。
連線亭子的是紅漆欄杆曲折迴環,翠綠的琉璃樓簷凌空飛聳。
本以為就只有一片杏花林和一個亭子的大官人瞬間就驚呆了,這尼瑪建的,真是夠壕的!
不過也是了,這畢竟是趙佶建立的詩社,建的這麼漂亮也很正常。
趙佶這廝尤愛享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宋如此富庶,也能讓他玩沒了,也算是人才。
李清照的進場讓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很是注意,而大官人的經常則是無一人在意。
今日來這杏花詩會的汴梁才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西門慶雖然在陽穀縣有些那啥的名氣,但是在汴梁,可是什麼名氣也沒有。
不得不說,大宋和紅樓世界還是很不一樣的,在紅樓世界,女孩子玩的詩會,基本上不會有男子出現,而男子的詩會,也不會出現女子。
男女大防還是很看重的。
但是在大宋,卻沒有這麼多的事情,就好比這杏花詩會,不光來了眾多才子,不少的小娘子也來了這裡,而且個個能文詞,善談吐,妙應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生在世無非名利二字。
尤其是有女人的地方,這些風流才子更是不會放過任何表現的機會。
就在這時,從遠處走來了一位男子和幾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