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徽宗公開和李師師的戀情(第2/3頁)
章節報錯
剩餘的時間裡,完全可以做其他的生意。
不要覺得幾十萬貫很多,大宋現在的賦稅每年都在一億五千萬貫以上,幾十萬貫只不過是小意思罷了。
將生意做起來之後,西門慶就沒有再管琉璃坊的事情,而是每日在街上轉悠了起來。
這日,西門慶來到了樊樓街,然後找人打聽了一下,便轉了一個彎,朝著東華門外的小御街走去。
來到小御街,只見兩旁都是煙月牌,一棟棟樓宇精舍櫛比鱗次地排列在街道兩邊。中間間隔著一些茶樓。
這小御街,說起來就是類似於後世動完一條街的青樓街,在這街上住的基本上都是汴梁城來有名的青樓歌妓,和動完一條街一樣,這小御街乃是汴梁的好去處,來了汴梁城,若是不去小御街走一趟,都不是算你來過汴梁。
不光如此,小御街也是汴梁城的文人雅士和王孫貴子們流連忘返的桃花源。
不過那都是晚上,白日的小御街,人還是很少的,西門慶在小御街上緩緩走過,神色平靜,給人一種青年才俊的感覺。
這一路上,也有不少的美豔女子在看到大官人的俊俏模樣之後,對大官人大膽招手的,還有的甚至直接朝著大官人的身上扔手帕。
大官人對這些女子沒有任何的不耐和討厭,都是一臉微笑的對著對方點頭致意。
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個好名聲都是很重要的,別的不說,蔡京能夠這麼快的升到宰相的位置,就是靠著他的名氣。
“三蘇”“四蔡”中,四菜可是以蔡京為首的。
大官人雖然沒有蔡京那一手書法,但是他比對方多了上千年的名詞佳句。
別的不說,就一個納蘭容若的詞,就能讓這汴京城的才子佳人瘋狂的膜拜大官人。
所以,西門慶可不打算在這青樓街裡禍害自己的名聲。
哪怕要在這小御街裡春風一度,那也要找名氣最大的,不然還不如不找。
走了一會,西門慶便來到了一家青樓前,只見那青樓外懸青布幕,裡掛斑竹簾,兩邊盡是碧紗窗,外掛兩面牌,牌上各有五個字,寫道:“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
大官人看了一眼,便來到了附近的一個茶肆裡,選了一個靠窗的桌子坐了下來。
點了一壺香林茶,西門慶對著煮茶的茶博士問道:“這裡面最有名氣的角兒是哪位?”
茶博士看了一眼大官人,笑著說道:“客官不是這汴梁城的人吧?”
大官人點了點頭:“確實不是,我是剛來汴梁不久,聽到有人說,來了汴梁不來這小御街,就如同沒來過汴梁一樣,所以便前來看看。”
“怪不得客官會如此問。”茶博士笑著說道:“要說這小御街最有名的角兒是哪位,那自然是李師師了。”
“李師師?”大官人裝作不知的問道:“這李師師是何人?居然如此有名?”
“客官有所不知,這李師師乃是汴京有名的青樓女子,擅長歌舞,深諳詩詞。與諸多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關係曖昧。是公子王孫、貪官富商爭相光臨的物件。”
“據傳聞,這李師師和當今官家有關係。”
說道最後,茶博士也是壓低了聲音。
西門慶聞言微微一笑,給了茶博士一貫錢,便讓他退了下去,西門慶獨自品著香林茶,看著李師師的宅子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些天來,大官人一直在考慮怎麼去接近李師師,來了這大宋,不去品嚐一下現在的天下第一美女李師師,就有些對不起自己了。
不過,想要見到李師師也不是容易的事,李師師雖是一個青樓歌妓,但她自小就能歌善舞,容貌絕佳。不到十五歲,她就豔名高幟,在東京汴梁各教坊中獨領風騷。
李師師本在樊樓做藝妓的頭牌行首,一時間,多少文人雅士、王孫公子趨之若鶩。奸臣王甫投道君皇帝的喜好,將李師師的豔名告知了宋徽宗。
宋徽宗在樊樓的西樓獨自召見過李師師後,就被她獨特的氣質所征服,迷戀上了這青樓歌妓。
為了能夠與李師師幽會,宋徽宗甚至特地從皇城裡修了一條地道到金線巷李師師的家後,以便能夠隨時出宮見那李師師。
自從和當今官家玩在一起之後,李師師也就不再去青樓了,而是隻留在金線巷的家中接待貴客。
而能進她家門的貴客,無一不是達官貴人,或有著巨大名氣的文人賢士。
當然了,哪怕是見這些人,李師師也是隻聊天,堅決不蓋被子。
也沒有人敢和李師師同蓋一床被子,畢竟宋徽宗也不是吃素的。
李師師的身價倍增之後,很多人也就上不了門了,很多沒有錢一親芳澤的文人墨客只能酸溜溜的在書中記載李師師門地尤峻,然後寫點兒詩詞追憶與李師師年少時的似水年華。
至於有沒有那一回事,不重要,反正我心裡想了,那就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