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官人入開封(4000字大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汴梁,也稱汴京,在現在被稱為東京,這個東京可和小倭奴的那個東京沒什麼關係,這個東京可是十分的大,不像小倭奴那個那麼一點點。
東京汴梁,在現在可是實實在在的世界最大城市,沒有之一。
而此時小倭奴的那個東京,或許還是個什麼村子,或者墳地荒地吧!
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裡的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建都東京開封府,到現在已經有了了近一百六十年。
如今的東京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光人口就有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戶,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光封城內人口達一百五十萬。
現在的東京城可以說富麗甲天下,繁榮興旺達到鼎盛,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史書更以“八荒爭湊,萬國鹹通”來描述當時大宋都城開封的繁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東京開封城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而東京開封府,也就是包青天的那個開封府,之所以被被成為汴梁城,主要還是因為開封府的位置在汴梁之地,百年前叫汴州,後來被梁國統治,所以時間一久,就被人們稱為汴梁。
所以,在大宋要說去汴梁,大家都知道,可要說去開封,一時間或許都會有點懵圈。
作為有著一百五十多萬人口的大城市,汴梁城也是天下最富有的地方,可以說,想要賺大錢,來汴梁,想要升官,來汴梁,想要當大文學家,來汴梁,想要當科學家,來汴梁,想要看天下第一美女,來汴梁,想要當皇帝。來……這個不用來。
所以不管是為了完成任務,還是想要拯救大宋百姓和美女,大官人都要去汴梁走一趟。
……
半月之後,知縣大人找到大官人,想讓他帶隊前往汴梁交接賦稅。
說起來,北宋的賦稅還是很多的,而且朝廷管的也挺嚴的,每年都要分幾次將地方的賦稅押解到汴梁城。
其實說起來也是時局的原因,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為了防止再出現五代十國那種地方藩鎮割據的情況出現,不但將武將們的兵權拿掉了,就連地方對於賦稅的支配權也給拿掉了,全部收歸到朝廷手上,所以地方上收的賦稅,都要定期的送到汴梁城去。
要知道,大宋可是歷朝歷代中最富有的朝代,每年的各種稅收,特別是商稅,那可是十分可觀的,比如說,京東東路的賦稅從早期的246000餘貫增加到472000餘貫永興軍路由29萬多貫增加到37萬餘貫,淮南東路由25萬餘貫增加到42萬餘貫,兩浙路由475000餘貫增加到862000餘貫,江南東路由24萬餘貫增加到36萬餘貫,江南西路由16萬餘貫增加到25萬餘貫,福建路由13萬餘貫增加到近24萬貫,廣南東路由8萬餘貫激增至近25萬貫,廣南西路由4萬餘貫激增至近14萬貫。
北宋每年商稅收入能達到四十萬貫以上的就有三個,北宋朝廷的賦稅收入是唐朝的十多倍,最高的是曾經達到過歲賦150850100貫。
要知道一貫銅錢一兩銀,這可是一億五千多萬兩,歷朝歷代就沒有這麼富過。
所以也不怪朝廷害怕地方做大。
將賦稅收歸國有,從根本上就斷了地方做大的資本,沒有錢,沒有兵,你還能做個毛大。
但也因為這樣,北宋的地方官府可以說是十分的無能,不是官員無能,而是沒錢沒人,所以只能先給大遼送歲貢,然後又給西夏送歲貢,最後又給金人送歲貢,可以說是隻有和敵人打一場敗仗,那就求和送歲貢。
還不止這些,等到金兵南下的時候,各地連個能抵抗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東京陷落,二帝被當成豬狗一樣被抓走。
大官人對於這些可是十分的痛心的,這百年的財富,要是都給了自己,別說一個小小的金人了,就算是以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我都能將他打成二狗子。
更何況還有千千萬萬的女人,這些女人可都是咱們漢家女兒,卻都被豬狗一樣的野蠻金人給玷汙了,簡直就是漢人之恥辱。
想到這些,大官人就感到痛心。
一路想著這些,大官人看向自己押解的這批賦稅都有些心動了。
陽穀縣屬於小縣城,賦稅沒有那些大城市多,只有一萬多貫,還有一些則是知縣大人給超痛諸位大員的孝敬。
押解賦稅進京,自然不可能只有大官人一個人,還有陽穀縣的幾十位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