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兼祧兩房,過繼香火

古人最注重的便是香火傳承。

可要是沒有兒子,怎麼辦?

那一般都會從兄弟,同族中過繼一個嗣子來繼承香火,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有。

如唐王室永安王李孝基無子,就“以從兄韶子道立為嗣”;大詩人白居易兒子白阿崔早亡無子,“以其侄孫嗣”。

漢末,“汝南袁氏”的袁紹,便是嗣子,袁紹的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不過袁成早逝。袁紹為袁逢庶出,便過繼於袁成一房。

另外還有過繼妻族侄子為嗣子的,比如說後周太祖郭威因子嗣被害,導致無子,便從自己的妻子家族裡過繼了柴榮為嗣子,也就是後來的後周世宗郭榮。

過繼是傳統宗族觀念中的一種收養行為,大多數是為了延續男性繼承人而為之。當一個家庭需要後嗣時,就從宗族或其他親屬中,收養一位子女以維持祭祀香火或男性繼承人。即使一名男性無子身亡,家族仍可為其選擇一位嗣子,形成親子關係。

也就是說,林如海無子的話,林氏宗族便可從家族中挑選一名嗣子繼承林家的一切。

當然了,林家宗族現在衰落,在朝中重臣的子嗣上也說不上話了。

而過繼女兒子嗣的事情,也是林如海不擔心斷嗣的原因之一。

林氏宗族倒是有一些族人巴不得將孩子送來給林如海當嗣子,來繼承林家家業,可林如海不願意啊。

一來,林如海一房和姑蘇林氏族人的關係已經很遠了,另外,也是林如海對於族中的孩子沒有一個看中的,而且他也不可能為了挑選嗣子而單獨的去姑蘇一趟。

有那麼一兩個不錯的,可家裡父母又貪婪,林如海倒是不怕多養幾個人,但就怕有這樣的父母,到以後嗣子會拋下將林家家業,一心只想和親生父母親近,這樣的話,那豈不是丟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與其從族中過繼子嗣,還不如從女兒的兒子中過繼一人繼承香火。

也正是因為這,林如海才將大趙律翻出了花,最後才找出這樣一個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的辦法。

雖然有些掩耳盜鈴,但能夠達到目的就行。

如果賈璉可以兼祧兩房,那就可以娶兩個妻子,而且還娶的名正言順,皇上親自賜婚,誰也不敢說什麼。

到時候,自己女兒生的孩子,一個繼承榮國府,一個繼承林府,而王熙鳳生的孩子則是繼承冠軍侯府。

這事除了小王氏和王家有意見外,其他人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至於賈璉,就更不會有意見了。

兼祧兩房與男人而言,並沒什麼干係,而且光明正大地娶兩位正妻,指不定不少人還求之不得。可與女子來說,卻不得不讓人心酸了,與另一個女人平等的分享丈夫,再是賢惠大度,也難免心有不平。

所以,林如海只需要擺平王氏女和王家就行了。

王氏女好擺平,用錢就是了,林家別的不多,就錢多,光是歷代主母的嫁妝,現在就有一百多萬兩之多,更不用說林家歷代的傳承了。

至於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