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將榮國府立為標杆(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有修路,鞏固水利工程,修運河。
可以說,現在用銀子的地方是越來越多,可稅收卻是越來越少。
在開國之初,一年的稅收大約是一千五百萬兩左右,到了太上皇登基之後,一年的稅收卻是達到了四千多萬兩銀子。
可是近些年,朝廷的稅收卻是越來越少,今年的稅收甚至才三千多萬兩銀子。
稅收少了,可是支出卻越來越多,各種工程,賑災,軍費,以及官員的俸祿,每年都要近三千萬兩,可以說現在朝廷甚至都打不起一場大仗。
這也是景隆帝逼著林如海增加鹽稅的原因之一。
國庫空虛,可是滿朝的文武大臣和宗室勳貴,卻是家底厚的讓景隆帝都要眼紅。
從開國之初到現在,這些人家光想朝廷借銀就有三千多萬兩。
景隆帝一直都想要將這筆銀子收回來,只不過由於太上皇的原因,想動手都沒機會。
現在好不容易有個還銀子的,景隆帝說什麼都會將賈家兩兄弟好好的褒獎一番。
想到這裡,景隆帝對著陸文彬說道:“朕記得這賈政是在工部做員外郎吧?”
一旁的戴荃連忙回答道:“回皇上,賈員外郎現在因為通州運河的事情,還閒賦在家,皇上您當時說了,運河什麼時候修好,賈員外郎就什麼時候回工部。”
聽到戴荃的話,景隆帝也想起來這件事了,想到賈政的能力,景隆帝也是無奈地很。
之前將賈老二扔到通州修運河只是為了給榮國府和賈家老太太一個警告,誰想到這貨連個運河都修不好,修不好也就算了,銀子居然還沒了。
想到這裡,景隆帝就有些頭疼。
無能到這種地步,整個朝廷估計也就這一個了。
不過既然賈家都要將這個功勞放到賈政的身上,自己也不好不賞了。
榮國府這個標杆是一定要立起來的,不讓大家看到好處誰還會積極的還銀子?
沉吟了片刻,景隆帝便說道:“賈赦晉三等男,賈政升為工部郎中,授中順大夫。”
說到這裡,景隆帝又加了一句,說道:“賈赦那個以物抵銀的方法朕同意了,將東西入庫吧。”
至於裝大方將那些東西給榮國府送回去,還是算了吧,朕現在也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