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

第二百零三章權衡

※正文3551字。

繼續求大家別忘了給俺投粉紅票和推薦票。為了打榜,懇求書友訂閱9月份的所有章節。

到了外間,張瑩然打疊起精神,和那季家人攀談起來,又仔細問了這穆家的情形。

季家人同穆家還有過幾次來往,便對她將他們所知道的穆家的情形都說了,就連他家有個夫家沒有人了,便回孃家長住的姑奶奶,也都說了。張瑩然見他們說得,同她剛才所見應景,便已是又多信了幾層,就更是忐忑不安起來。

婚禮宴席一散,張瑩然便拉著安解弘,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同他說,要趕緊回家。

安解弘知張瑩然素來舉止穩重,從來沒有如此失態的時候,如今這樣,看來此事非同小可。便對季家說有急事,就帶著安家人告辭了,坐了大車,急急忙忙連夜趕回去。

上陽城的城門本來晚上都是關著的。不過安解弘如今是上陽的知府,安家人出行,都有特殊的腰牌,便連夜叩開了城門,回到了安府。

張瑩然一直等到和安解弘只有兩人單獨在內室裡,才鄭重其事地將那荷包拿了出來,遞給安解弘看,又問道:‘你可認得出這個荷包是誰做的?‘

安解弘見張瑩然忙忙得要趕回來,還以為有什麼大事,誰知卻是讓他辨認一個荷包?不由有些生氣,便道:‘我哪裡知道你們女人的東西?‘

張瑩然見安解弘誤會了,便忙道:“此事事關重大。你先看看,若你也認不出來,少不得就要拿給大姑奶奶看看了。”

安解弘一聽是同安解語有關,立時嚴肅起來,忙將那荷包接了過來,低頭細看。一看之下,安解弘不由怔住了,他將那荷包翻來覆去地驗了個底朝天,越看臉色越嚴峻。

張瑩然也是惴惴不安,心就不斷往下沉。

安解弘看了半日,便放下荷包,走到填漆床旁邊豎立的大衣櫥前,開了衣櫥門,在裡面仔細翻檢起來。卻是找了半日,才從衣櫥底部的抽屜裡,也找出一個荷包,又遞給張瑩然,“你看看。”

張瑩然滿腹狐疑地接過那荷包,也仔細檢視起來。張瑩然是刺繡好手,對針腳的感受度,比安解弘要高。卻是一看之下,更是驚訝,就道:“這個荷包,和我拿回來的荷包的針腳是一模一樣的”又仔細將兩個荷包放在一起對比。

只見張瑩然從穆姑娘那裡拿回來的荷包,是杏色的,上面繡著的圖案看不明白,而安解弘從衣櫥裡翻出來的荷包,是米色的,上面歪歪扭扭地繡著一杆翠竹。除去兩個荷包上的圖案不一樣,這兩個荷包邊緣的針腳,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歪歪扭扭。就連那粗一針,細一針的密度,都是如同一個模子造出來的。——針線活兒做得好,仿製還容易些。因為針腳細密一致,仿製的人只要也是刺繡高手,自是不難模仿。可是若是針線活兒做得不好,卻是很難仿製,因為要每個歪歪扭扭的針腳都是錯的一樣離譜,卻是難煞很多高手。

張瑩然便立時斷定,這兩個荷包出自一人之手。——這樣參差不齊的針腳,除了那位“刺繡大師”本人,沒有第二人能做得“一模一樣”。

“你怎麼會有這種荷包?”張瑩然問道,“這針線活兒也太差了吧?”

安解弘苦笑,“我娘去世的早,我爹也不怎麼管我們。我妹妹,算是我帶大的。我一個男人,哪裡知道要找人教她做針線?——還是她後來大了些,自己想學,才跟著秦媽媽扎幾針,卻是完全不得要領。秦媽媽見她沒有天分,又怕她將手弄粗了,便不再讓她習練刺繡。”

張瑩然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你說,這個荷包,真的也是……也是……大姑奶奶做的?”

安解弘緩緩點頭,“雖不能完全確定,不過總歸和她有關。”又將那個荷包拿在手裡看了看,道:“這個荷包,你到底是哪裡得來的?”

張瑩然定了定神,就將今日下午,在瑞姐兒新婚的小院外面,從穆姑娘那裡聽來的話,一五一十說給了安解弘聽。

安解弘聽了,也是面色黑沉得不得了,便問道:“那位穆姑娘在哪裡?——我要親自再細問問。”說著,安解弘恨不得立時就叫了差役,去將那位穆姑娘帶過來嚴刑拷打,讓她招出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瑩然忙攔著他,委婉勸道:“穆姑娘也是個可憐人,臉上被燒壞了好大一塊傷疤,平日裡都蒙著面紗,想來也很少拋頭露面。還是不要難為她了。”又道:“這件事,她藏在心裡,這麼多年也沒有對人說,可見也不是個長嘴饒舌的人。再則,私奔這種事,又不是值得稱道的好事,她要鬧得眾人皆知,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且讓人知道她同這種沒有廉恥的女人為友,平白壞了她自己的名聲而已。——所以妾身以為,這位穆姑娘倒是不足為慮。”

安解弘聽張瑩然說得在理,又聽說穆姑娘毀了容,也甚是驚訝,便只好暫時打消了念頭,在屋裡走來走去,反覆思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