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即便楊安玄將來代晉自立,也必然看在孩子的情面上善待司馬氏,楊家與司馬家難以割裂。

司馬德文與禇靈媛暗中商議過,次女富陽公主已經十一歲,可以談婚論嫁了,司馬德文夫婦屬意於楊安玄三子楊銳。

司馬茂英顯然對這位小叔子好感不多,在她看來楊銳根本不像豪門子弟,整天混跡市井與一些百姓廝混,偏生公爹對他多有縱容,任由他胡鬧。

在司馬茂英看來,楊銳就是個紈絝子弟,遠不及自家夫君博學多才,廣受士人讚譽,妹子怎麼能嫁給他。

聽完司馬茂英的描述,禇靈媛皺起了眉頭,若楊銳是個紈絝子弟,自己可不能推女兒入火坑。

禇靈媛出身豪門,自幼聽過、見過不少婚嫁的悲劇,光宮中這樣的悲劇就比比皆是。皇后王神愛聰慧美麗,嫁給司馬德宗後苦悶不已,每日在宮中喝得醉熏熏,最終酗酒而亡,還有陰貴妃、羊貴妃,這樣的悲劇她可不想發生在小女兒身上。

洛陽城中大舉土木,張綱按照楊安玄的意思,參照漢時的規劃以及建康城的佈置對洛陽城進行了重新改建,北宮的位置作為皇城,南宮則成為百官官署,在城西和城南按襄陽集市的樣式各設一處集市。

張綱將雍公府建在原本的秀林苑中,此處原本是司空府,楊佺期任河南太守時是驛館,此處面積不小,而且草木繁盛,風景優美,最好的地盤當然要歸主公所有。

辛何、習闢疆、趙田、袁濤、孔鮮、何青、楊安深以及六部尚書們接到新的任命,紛紛交卸各自的差使帶著家眷來到洛陽履新,孔苗、陰慧珍也帶著兒女來到了洛陽新居。門閥世族、商賈富商紛沓而來,洛陽城日新月異,呈現出蓬勃生機。

朝廷諸事漸漸步入正軌,楊安玄奏請出兵滅宋,司馬德文欣然准奏。六月十二日,楊安玄起程前往襄陽,襄陽城集結了兩萬兵馬,楊安玄準備再度攻打江陵。

在楊安玄動身之前,王鎮惡先行前往章山,章山軍寨一萬人及錢磊所率水師一萬兩千人歸他統轄,目標是竟陵到彥之和揚口水寨。

魏軍在黃河北岸大量聚集,楊安玄將王慧龍派往濮陽,守穩黃河中下游、不讓魏軍過河的重擔交付給他。

朱齡石、胡藩、沈慶之等人接到的命令是謹守城池,不求攻城掠地,但求寸土不失。

楊安遠佔領河東郡,背倚安邑,兵陳東垣,擺出進攻軹關進軍野王的態勢,因奪取河東郡之功授爵長社縣侯。

軹關陘,“太行八陘”第一陘,陘者,山脈中斷之地也。太行山有“天下之脊、東西巨防”之稱,自北向南至新鄉折而向西,山勢險峻陡峭,綿延千里,有如天然的屏障隔開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太行八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陘、井陘、飛孤陘、蒲陽陘、軍都陘,這八處山口便是連線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通道。

八陘之中屬軹關最為險要,有“關在軹道之險”之說。軹關兩山夾峙,中間的道路稱軹道,兩山呈“V”型收縮,最窄處僅有兩丈餘闊,被稱為“封門天險”。

軹關是兵家必爭之地,自春秋起軹關的戰事不斷,秦漢時在此設有鹽關,漢獻帝逃出長安奔洛陽裡就是走軹道;後趙石虎、前秦苻堅、西燕慕容永都曾兵臨軹關,北魏逐後燕,軹關成為魏國西面屏障。

楊安玄在給二哥的信中建議他不要強攻軹關,而是在軹關之西利用山勢修築戍堡和烽堠,在東垣城和安邑城留下萬餘兵馬駐守。

主力兵馬後撤,從大陽城乘船東進,前往孟津口,繞開軹關從孟津口向野王城發動攻勢。

楊安玄在信中分析,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進攻軹關的傷亡;二是加強司兗的兵力,攻守自如;三是孟龍符已然奪取統萬城,夏國的威脅不復存在,北雍州能抽調萬餘兵馬增援安邑地區,不用擔心魏軍出軹關進攻。

最後透過天子司馬德文下詔給北青州刺史楊孜敬,賞其焚燬船塘之功增邑四百戶,加授其長子楊景散騎常侍;水師都督劉衷居次功,增邑二百戶。

楊安玄在給劉衷的信中,讓他率海師主動出戰,儘量殲滅魏國的殘餘的船艦,禁止魏軍船艦進入黃河參戰。

劉衷接到楊安玄的信後,下令嶗山灣水寨的船艦前往掖縣水寨集結。

看著停泊在港口的十艘龍骨戰艦和二百餘艘大小艨衝艦,劉衷雄心勃勃,先前用誘敵之計故意與魏軍船艦戰得“難分難解”,這次要讓魏艦見識一下自己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