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上兵伐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先傅容瞭解過王松壽的履歷,王松壽就是秦州略陽人,早在乞伏乾歸重立秦國之時便被授官主簿,後升任民部尚書;乞伏熾磐繼位之後為平東將軍、光祿勳、尚書左僕射,(秦)益州刺史。
說起來王松壽是秦國的重臣,深得秦國兩代國君的重用,若不是秦國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王松壽是不可能會歸降雍軍的。
看著王松壽板著臉,擺出一副威嚴的模樣,傅容心中越發有底,心中暗譏王松壽外強中乾,無非是想賣個好價錢。
沉默了片刻,王松壽開口道:“貴使為何而來?”
傅容微笑道:“愚奉秦州蒯刺史之命前來王將軍棄暗投明,歸順雍公。”
王松壽冷笑道:“我大秦雄兵十萬,虎踞西北,原道、襄武、金城扼守險要,雍軍遠道而來,糧草供給不足,天氣變寒,不知貴軍如何破城?恐怕來得去不得。”
傅容曬然笑道:“王將軍心知肚明,枹罕、狄道、首陽已被我軍所奪,秦國一分為二,秦國國主西竄,金城鎮將乞伏什寅在金城、苑川一帶打算自立,襄武、原道已成孤城,等枹罕大軍前來夾擊襄武,王將軍當何去何從?”
見王松壽不語,傅容繼續勸說道:“良臣擇木而棲,我家主公一代英傑,定能鼎定天下,王將軍若能識機早降,將來封侯拜將是必定之事。若等我軍破城,將軍恐怕想保全性命,延續家族亦難做到。”
王松壽捋須不語,他的家眷都在枹罕城中,此時恐怕都落在了雍軍手中,自己若拼死抵抗,誠如傅容所說,恐怕家人性命難保。
正猶豫之時,堂外有偵騎飛奔入內,高聲稟報:“探得雍軍東進,離襄武城三十餘里。”
王松壽騰地站起身,喝問道:“有多少人馬?”
“約有萬人。”
王松壽頹然坐下,耳邊聽傅容催促道:“王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要早做決斷。”
長嘆一聲,王松壽道:“罷了,為免襄武城中百姓遭受戰火之苦,愚願率軍歸降。”
禿髮虎臺率輕騎先行抵達襄武城,見襄武城西門開啟,王松壽帶著兵馬出降。禿髮虎臺命人飛報李昱,李昱率軍到來,傅容表明身份,說明自己奉蒯恩之命說降王松壽。
李昱大喜,率軍進城,安撫百姓,將秦軍打散,暗中監視,派人通報?道城外的蒯恩。
王松壽決定歸降雍軍,城中便有人逃往?道城給乞伏曇達送信。前日乞伏曇達收到乞伏熾磐的密信,對形勢十分清楚,正準備通知襄武守將王松壽與他一起棄城北上,便得知王松壽欲降的訊息。
乞伏曇達大怒,只是此刻獨木難支,明知王松壽欲反也無力出兵征討。召聚親信部將商議,眾人皆稱若襄武城丟失,?道孤城難守,不如棄城北上。
事不宜遲,當天晚上乞伏曇達偷偷開啟北門,率領一萬兩千秦軍前往金城。蒯恩命岑明虎率三千輕騎襲殺一陣,便任由秦軍離開。
?道、襄武奪下,秦國的東大門敞開,半數疆域落入雍軍手中,秦國還剩下金城郡、隴西郡西側以及新取涼國的西平郡等疆域。
秦國攻打涼國的兵馬二萬五千餘人,西平郡留有五千兵馬,乞伏曇達從原道帶走一萬兩千人,金城、苑川一帶乞伏什寅手中有八千兵馬,秦國尚存有五萬兵馬。
雍軍在枹罕有一萬兵馬,招降秦軍四千餘人;狄道、首陽、臨洮、武街等城有萬人左右,降兵數量在二千餘人;襄武城李昱有五千兵馬,加上禿髮虎臺所部三千餘騎,還有王松壽的一萬三千降兵;原道、中陶、新興三城蒯恩有近三萬兵馬,加上楊翼所招攬的部落勇士二千餘人,雍軍自有兵馬五萬四千餘人,禿髮虎臺所部三千餘騎,聽從楊翼指揮部眾二千餘騎,秦國降軍二萬人左右,大軍總數接近八萬。
局面已經開啟,眼下最要緊的安定好佔領疆域的百姓,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降兵人數太多,是個不安定因素,該如何處置?
蒯恩、岑明虎、李昱、楊翼等人暗中商議如何處置降兵,雖然楊翼的年紀最小、身份最低,眾人都把目光望向他。
楊翼知道眾人在想什麼,恐怕有人打著殺俘的主意,笑道:“此等大事當由叔伯們決斷。不過小侄聽父親說過,降兵亦是財富,將來秦國併入版圖,這些人亦是治下之民。”
眾人都聽懂了意思,蒯恩的官階最高,笑道:“翼郎君說得是,愚也想起主公處置姚秦戰俘的辦法,就依照舊例施行吧。”
襄武城的降兵被分成千人小隊,在雍軍小隊的“陪伴”下前往天水、略陽、扶風、武都等郡安置,王松壽則被蒯恩委為軍中參謀。
為處置好秦軍戰俘,蒯恩不再派兵西進。直到大半個月後,楊翼隨同岑明虎、李昱動身前往枹罕城。隨行有一萬四千兵馬,禿髮虎臺則留在蒯恩帳下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