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夷道喋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二日,宋軍從雲梯上攀上夷道城頭,與守城的雍軍激戰。
司馬楚之很快帶著親衛趕到,登城的這夥宋軍已被團團圍住,趕下城去只是時間問題。司馬楚之持劍在手,笑吟吟地站在一旁觀戰。
二十丈外,又有宋兵踏上牆堞,劉康祖揮舞著砍刀劈開阻攔的雍軍,跳落在城牆上。擋住衝來的雍軍,身後宋兵源源不斷地朝城牆跳落,很快便向四周擴開。
司馬楚之聽到喊殺聲,帶著沐謙等人朝動亂處衝去。劉康祖揮刀將一名雍軍砍倒,抬頭正看到率隊而來的司馬楚之。
劉康祖之父劉虔之本是江夏太守,是司馬休之的麾下,劉康祖曾運送軍糧到江陵,與司馬楚之結識,兩人還在一起喝酒聊天,相處得不錯。造化弄人,如今各為其主,只能刀槍相見。
司馬楚之也看到了劉康祖,心中一沉,他知道劉康祖武藝高強、氣力過人,沒想到他親自攀城,要將他趕下城需一場苦戰。
站住腳,司馬楚之高聲下令道:「鳴號,調長槍營上來殺敵。」
城中有將士萬餘人,司馬楚之將兵馬分成兩批,每天輪換著登城防禦,而且精選出五百長槍後和五百神射手用於應急。
劉康祖奔向司馬楚之,沐謙等親衛忙上前阻敵,劉康祖從沈林子嘴中得知,司馬楚之身邊的親衛有己軍的刺客,只是戰場之上哪容分神,手中砍刀舞出刀山,朝身前敵手殺去。
沐謙手中劍與劉康祖的刀碰在一起,立時被削去劍尖,沐謙忙往後撤。
司馬楚之見沐謙兵器被毀,將手中劍遞了過去,道:「沐兄,愚這把劍是主公所賜,百練好鋼,用之殺敵。」
沐謙眼中閃過一絲愧意,腦中想的卻是封侯的賞賜,接劍在手,順勢朝司馬楚之胸口刺去。
司馬楚之毫無防備,被一劍穿心而過,當場身死。蒙統在一旁高喊道:「司馬楚之死了,城破了。」
親衛見沐謙刺死司馬楚之,發瘋般朝他撲來,沐謙拖著司馬楚之的屍體遮擋在前,且戰且退,與劉康祖所率的宋軍匯合。
劉康祖見刺客果真殺死了司馬楚之,上前一刀砍下司馬楚之的人頭,高高拎在空中,「司馬楚之已死,還不投降。」
趁著雍軍慌亂之季,劉康祖帶著宋軍佔住了一段城牆,無數雲梯架設在城牆之上,宋軍源源不斷地攀上城來。
張軒昨夜值守,辰時下城歇息,睡得正香時被親兵搖醒,得知司馬楚之被刺客所殺的訊息。
「鳴號,奪回城池。」張軒趕緊披甲,拿了鋼刀準備帶著歇息的將士奪回城牆。
只見馬道上雍軍被宋軍驅趕著紛紛向下逃竄,司馬楚之身死的恐慌正在四散漫延。這些天司馬楚之身先士卒,在城頭鼓舞士氣,深得將士信任和擁戴。
但凡事有利有弊,司馬楚之身死的訊息同樣對雍軍打擊甚大,不少新徵入伍的蠻兵轉身就逃,帶動了城頭雍軍潰敗。
城外宋軍看到城頭飄揚的宋軍旗幟,士氣大振,衝城車猛烈地撞擊著城門,而守軍亂成一鍋粥,即便校尉、司馬、軍侯如何嘶吼整隊,也收攏不住潰散的兵馬。
劉康祖將司馬楚之的人頭挑在長槍之上,一路殺往東城。張軒率軍登上城牆,鳴號召聚潰兵,親手斬殺幾人,下令親衛組成督戰隊,誰敢潰逃立斬不饒。
好不容易重新組織起反擊,將城頭的宋軍殺死、趕走,把搭上城牆的雲梯砸斷,卻聽到東門處傳來大聲喧譁,城門被攻破,宋軍正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這時,劉粹率水師在北門靠岸,宋軍水師扛著雲梯、推著衝城車也開始發動了攻擊,夷道城多面遇敵。
城中尚有雍軍近萬,張軒心有不甘,率軍奔向東門,希望能及時堵
住缺口。
東門,雍軍校尉蘇盛帶著將士拼死將宋軍擋在城門口,塞城刀車已毀,弩箭早已用完,一排排密佈的槍尖上滿是血跡,身前、身旁倒伏著一片屍體,分不清敵我。
沈林子已經來到東門,得知城門雍軍防禦甚嚴,下令兩輛弩車朝前激發,然後是轒轀車衝了進去,藉助攻城器械將防禦的雍軍衝開口子。
蕭斌騎在馬上隨著兵馬衝進城中,看到蘇盛正聲嘶力竭地怒吼著,將雍軍組織成方陣,結陣抵禦湧入的宋軍。
悄然取弓在手,瞄準蘇盛一箭射出,蘇盛肩頭中箭,蕭斌掛弓催馬向前馳去,利用馬匹衝散身前的雍軍,迎接沈林子入城。
沈林子入城後第一件事便是讓人找尋城中細作,很快蒙容被帶到沈林子面前,沈林子當即問道:「雍軍的輜重營設在哪裡,快帶愚前往?」
紀南城被雍軍火藥炸塌,讓劉裕等人深感震驚,雍軍的利器不斷湧現,先是犀利的戰艦,接著火藥改進得能將城牆炸塌,若是這些利器轉化成戰場上的戰力,敗局無疑註定。
劉裕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打探雍軍軍械之秘,若能破解雍軍戰船、火藥之秘,願以封侯賜功。沈林子隨劉裕逐桓玄、伐南燕、抗盧循、討司馬休之,又隨他出征伐雍,深得劉裕親重,拜輔國將軍,爵封漢壽縣伯。
沈林子生性淡泊,報得父仇之後本無仕宦的心思,但劉裕再三相請。沈家受劉裕大恩,沈林子不得不出山為劉裕奔走、出謀劃策。
後來大哥沈淵之戰死竟陵,三哥沈田子死於江夏,沈家五兄弟有兩人喪身在雍軍手中,這血海深仇沈林子焉能不報。
劉裕前往江陵前交待沈林子,讓他想辦法儘量獲得雍軍的火藥,交給工匠研究與自家所制的丹火有何不同。沈林子知道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重要,而火藥之秘重要性遠甚過奪取夷道城。
沈林子知道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重要,火藥之秘重要性遠甚過奪取夷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