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城池攻防(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粹本想趁勝登陸追擊,司馬楚之命弓箭手沿河岸排開,嚴陣以待;夯臺上的投石如雨,急弩響個不停。
倉促間難以登岸,劉粹索性下令焚燬雍軍水寨,率水師在江上追擊雍軍逃船。
雍軍水師船隻大半被毀,剩下的船隻停靠在岸邊,不敢出戰。司馬楚之下令剩餘的船隻退入夷水之中,在周翔的引領下到其原來的巴山水寨暫駐。
北門外的營寨沒有放棄,司馬楚之以夯臺為據點,兩千兵馬駐守城外,在江岸處遍設木柵防止宋船登陸。
水寨已失,與江北的聯絡被截斷,夷道城成為孤城。
不過,司馬楚之並不慌亂,他知道主公正與劉裕在江陵交戰,只要江陵城被主公奪取,夷道之圍立時迎刃而解。
夷道城城池堅固,城中儲糧足夠半年之用,城中有駐軍萬餘,宋軍若無五萬之數,司馬楚之自信能夠堅守。當年劉備在此大敗而歸,自己只需遵照主公之命守牢夷道城,釘在長江南岸,便是大功一件。
劉粹破夷道水寨之後,順流前往劉裕營寨拜見主公。劉裕得知夷道水師已破,江上道路暢通,當即命北岸兵馬乘船過江。
五月十二日,劉裕大軍過江,在夷道城東立營,劉裕加上沈林子兵馬共一萬三千人,南門有劉康祖的五千兵馬,司馬楚之決定放棄北城營寨,將二千將士招入城中,倚城而守。
江北岸,張鋒見劉裕大軍圍困夷道城,但沒有戰船隻能眼睜睜地乾著急。江上有劉裕水師來回巡遊,光靠自己蒐羅來的數十條漁船根本不可能順利渡江。
墊江船場建造的戰艦不多,江陽城檀道濟還有一部分水師,朱超石不可能派艦隊前來增援夷道城。何況從墊江前往夷道,千里迢迢,其間要經過魚復、秭歸、夷陵等城,遠水解不了近渴。
張鋒派信使急報紀南城的楊安玄,請主公定奪。楊安玄亦感無奈,漢江與長江之間最短水路,只有透過揚口入揚水抵達長江,要想從水路
支援夷道,唯有奪取江陵城。
欲取江陵,必先奪紀南,五月十六日,楊安玄率軍從北、東兩面開始攻城。
紀南城地勢較低,楊安玄下令投石車推至城牆一百五十步處,投石車將石塊雨點般地向紀南城投去。
起初,城頭懸牛皮幔遮擋飛石,待投石一個時辰後,城頭的牛皮幔盡毀,不少石塊越過城牆,朝著城中飛去,將屋舍砸得瓦破簷斷、牆壁倒塌。
城中百姓或到牆根下,或往城中躲避石雨,苦不堪言。
楊安玄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每天投石大半個時辰,然後讓兵丁虛張聲勢地進攻,又在西城起疑兵,夜間燃起火把,鼓譟佯攻。
五天下來,城中守軍和百姓都疲憊不堪,劉鍾就宿在城牆根下,聽到雍軍發出聲響,隨時上城鼓舞士氣。
此次攻打江陵,楊安玄帶來了三萬斤火藥,攻打姚秦的時候能夠震塌嶢關,相信紀南城也會在火藥的威力下淪落。
同樣是夜間鼓譟,城頭的守軍在劉鐘的催促下卻顯得有些懶洋洋,城下雍軍火把雖多,卻是一人持雙火把,轒轀車的兩旁也插滿了火把,分明是虛張聲勢。
劉鐘不解楊安玄的用意,但他知道楊安玄不會無的放矢,這樣做一定有其用意所在。
不過,無論是疲兵之計還是想誘自己出戰,劉鍾都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只要自己堅守不出,楊安玄能奈我何。
又過了三個晚上,城頭守軍已經習慣了雍軍的夜攻,每日子時到寅末,有時在北,有時在東,偶爾也會在西城。劉鐘不敢有絲毫大意,哪怕是從未有過雍軍出現的東城也讓兵丁嚴加戒備。
城頭守軍疲於奔走,卻不知這些天雍軍已在紀南城北面的城牆上挖出八個深三尺、高五尺的大洞,彼此相隔不過兩丈遠。
五月二十五日,藉著夜色的掩護,雍軍一面鼓譟著吸引城上守軍注意力,一面悄然將用罐密封好的火藥被塞到了窟窿中。
為了增進火藥的爆炸力,軍械司在楊安玄的提示下,嚴格遵照硝石、硫磺、木炭配比,將其他雜物摒棄。
為達到最大爆炸的威力,顆粒化黑火藥提上了日程,楊安玄讓收集尿液將硝石等物攪拌晾乾,然後碾成小顆粒,這樣火藥的顆粒化便完成了。
工匠們試爆這種帶著異味的火藥,驚喜地發現爆炸的威力比起以前翻了倍,足以開山裂石。
在嶢關下用竹筒裝填火藥的模式被楊安玄所摒棄,須知黑火藥密封的效果越好、殼體強度越大,爆炸的威力越強。
楊安玄專門命陶瓦匠人生產了一批肚大口小的瓦罐,用來裝填火藥,開口處用油紙密封,只留引線。
卯初,俞飛過來稟報,火藥裝填完畢。此時,天邊開始泛出魚肚白,楊安玄看了一眼黑沉沉的紀南城。
紀南城是夯土所築,在八千斤火藥的爆炸下,這座雄城還能安然不動嗎?火藥的出現,已經改變了過去的攻城方式,一個嶄新的時代會隨著震天巨響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