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枝外生枝(第2/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具體談判是賀朗與嵇拔之間的事,嵇拔知曉拓跋嗣的用意,提出用冶鐵之術換魏軍出兵。
賀朗來前到京口拜見劉裕,劉裕面命耳提交待了此次和談的底線。
聽嵇拔提冶鐵之術,賀朗岔開話題道:「魏軍與雍軍在黃河對峙,苦無戰艦與雍軍爭鋒。宋公命愚前來,願與造船之術換取魏軍出動。」
北馬南船,魏國自代而起,是馬背上的民族,與燕、秦、夏爭戰也是馬上戰鬥,少有的幾次渡河作戰多是等黃河結冰後渡河。
與雍軍交戰,數敗於黃河,去年又聽聞宋軍海師慘敗,想到與劉裕的海上交易,拓跋嗣感覺到沿海的郡縣隨時可能被雍軍攻擊。琇書網
要想征服晉國,光靠戰馬遠遠不夠,拓跋翤下令派細作前往江南之地蒐羅船工前來魏國。可是大型造船廠不是晉朝官府經營便在掌握門閥世家手中,零散招來的幾十名船工只會造些小船,根本派不上大用。
嵇拔受命派細作前往江南蒐羅船工,成效甚微捱了拓跋嗣的訓斥,他深知天子對造船的看重不在冶鐵之下,晉國願以造船之術換取魏軍出兵,此議可行。
稟報拓跋嗣後,拓跋嗣果然同意。嵇拔與賀朗商議,準備在陽信出海口建造一座船場,晉國派遣五百名船工前來,爭取在五年之內造出二百艘二十丈條的大船。
作為回報,魏皇拓跋嗣下旨,命冀州(河北冀縣一帶、定州(河北定縣一帶、幽州(北京一帶的部落四萬兵馬聚結,準備再度發動南攻。
賀朗沒有回建康,他與嵇拔約定,要先隨大軍前往汲郡,然後與嵇拔一起前往陽信檢視造船場地址,等魏軍發動進攻,建康城那邊便開始派遣船工前來。
一切似乎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著,賀朗想著宋公允諾達成盟約魏軍如期南下,將以軍功論賞,自己這個縣子應該能晉為縣侯了,這番奔波辛苦總算為兒孫們謀了個百年基業。
住在館驛等待的時間,賀朗帶了隨從在平城內四處遊玩,聽聞玄都觀寇真人是得道高人,而且是從嵩山前往平城的,賀朗信奉天師道,特意前去拜訪,獻上禮物。
得知賀朗是朝廷派來的使節,寇謙之出面相見,向他詢問故國情形。得知宋、雍兩公又將交戰,寇謙之搖頭不語。
賀朗聽聞寇真人與楊安玄的關係密切,道:「當初寇仙師從嵩山(河南郡,位於洛陽和滎陽之間前來平城,想是預見當地戰事不斷,北上躲避戰亂。
」
寇謙之搖動拂塵,淡然道:「孫恩、盧循為禍,天師道在南方道統敗壞,貧道得老君開悟,知‘道興於北,故順天應命前來平城。」
賀朗想起這些年晉國戰亂不斷,少有太平之時,嘆了口氣,虔誠問道:「仙師,你看宋、雍二公誰能取勝?」
寇謙之默然不語,賀朗知其不肯言,只得將杯中茶飲盡,起身施禮離開。
兩天後,賀朗得到訊息魏主拓跋嗣起駕往東巡視,並且帶走了冀州、定州、幽州集結的四萬兵馬。
賀朗大急,忙來找嵇拔相詢,達成盟約後他派人給京口的宋公送信,聲稱最遲五月魏軍便會南下攻打楊安玄。
眼看宋、雍兩軍大戰在即,魏主卻將南下的兵馬帶走,此一去不知要多久,若是耽誤了攻打楊安玄的時間,自己豈不是欺騙宋公,謊報軍情誤了戰事,別說立功,恐怕還要獲罪。
嵇拔知道原因,數日前幽州刺史尉諾稟報:三月二十六日,(北燕都城龍城突冒紅光,自寅初(三點至申正(十六點,紅光(用現在的科學分析,估計是地磁暴現象充斥天地,太陽亦被遮蔽。
拓跋嗣喜好陰陽術數,對天象異狀十分敏感,召群臣、諸儒、術土相詢。眾人知國子博士崔浩善長解析異像,解答頗對拓跋嗣的心思,公推崔浩應答。
崔浩道:「龍城地發紅光,遮天蔽日,此兵氣也。我國強盛,偽燕不知天命,扣留我國使節,此上天命陛下伐燕也。」
拓跋嗣大喜,道:「冀州、定州、幽州大軍集結已畢,朕當率軍親征燕國。命徵東將軍長孫道生率冀州兵馬,安東將軍李先、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定州兵馬,幽州刺史尉諾、驍騎將軍延普領幽州兵馬,待朕到達薊縣(今天津市後即進攻燕國。
拓跋嗣把準備攻打楊安玄的兵馬帶去攻打燕國了,嵇拔看著滿面焦急的賀朗能說什麼。
得知實情後,賀朗仰天長嘆,只能說老天偏幫楊安玄。等平靜下來,賀朗心中猜疑,若老天看中楊安玄,自己是不是要另作準備,改宋投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