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人心浮動(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軍亡命朝外奔逃,被堆放的礦石所阻,擠撞在一處,越發難行。高進之驚魂失魄,若被火困在礦場,傷亡必然慘重。
「崩」的一聲,一處冶鐵爐崩破,滾燙的鐵水流出,引燃炭火,緊接著冶鐵爐接連炸開,整個礦場變成了蒸籠。
高進之在親衛的護衛下,推開擋道的人,踉蹌地朝外奔去。空氣炙人,呼吸艱難,高進之聞到自己鬚髮散發出的焦糊味。
好不容易奔出礦區,高進之看著熊熊燃著的礦場,無數兵丁仍困在其中難以脫身,估計性命難保。
高進之心中哀嘆,這回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即便奪下冶安礦場,這裡的一切都化為了廢墟,短時間內不可能為大軍提供軍械。
江州城,朱齡石已經穩定好局勢,得知南安形勢吃緊,朱齡石與張鋒商量出兵江陽,牽制檀道濟的兵力。
從江州前往江陽,陸路高山深澗道路難行,唯有走長江水路。朱齡石和張鋒南下之時都是乘船,不過這些船隻老舊,難與劉粹所率的水師爭雄。
張鋒不贊成出兵,道:「主公已命馮別駕徵羌、氐部眾入伍,應該很快就能救援南安城。倒是冶安縣被宋軍所奪,要防著檀道濟水陸並進再次攻打江州城。」
朱齡石拍了一下案几,恨聲道:「李強這個狗賊,熟知我軍情況,若得機會要先宰了他。」
張鋒建議道:「江州城已穩,不妨分兵過江前往南岸巴郡築壘,這樣南北兩岸互相呼應,亦可扼制水路,不讓宋軍水師猖狂。」
七月二十七日,張鋒率兩百艘船、七千將士過江,先在沿岸高處設弩車、投石車,在江岸置木欄工事。
二十九日,劉粹率水師前來,被投石、弩箭所擋,損失了十幾條船後放棄返回江陽城。
八月二日,蕩虜將軍孫宛率三千羌兵到達南安城;八月六日,厲武將軍彭偉率二千四百氐人到達,南安城士氣大振。
陰績命孫宛率三千兵馬奪回冶安縣,在張嚴的引領下,雍軍擊潰駐紮在冶安的兩千宋軍後,然後退守漢安城(今內江市,威脅江陽城。
東路不寧,檀道濟不得以從南安城退軍,繼續扼守僰道城,以高進之守江陽郡,劉粹率水師在江上尋找戰機。
八月,五路大軍都平靜了許多,只有小規模的戰事發生,雙方都在養精蓄銳,準備著下一次激烈的戰鬥。
蒙縣大堂,一名書吏入內稟道:「宋公,出使魏國的使者求見。」
劉裕等魏國的訊息久矣,算算時間這名使者早就應該出現。七月以來戰事不利,劉裕越發希望魏軍能儘快攻雍破局。
揮手遣散侍從,大堂內只留下謝晦、傅亮等親信,使者入內揖禮道:「鴻臚寺少卿、軍情司左丞賀朗見過主公。」
出使魏國這樣的機密事當然要自家人,劉裕認識賀朗,徑直道:「元平,為何拖延至現在才回報?」.Ь.
賀朗苦笑道:「主公有所不知,愚七月八日便到達平城,可是魏主卻不在平城,前往牛川狩獵去了,愚不敢在平城耽擱,追去牛川。到了牛川之後得知魏主往西而行,愚一路追到殷繁水才見到了魏主。」
劉裕知道這位魏主一年之中倒有半年時間在外出巡,道:「魏主如何答覆?」
賀朗應道:「魏主答應等黃河枯水後派十萬鐵騎南下兗州。」
謝晦笑道:「沒想到魏主也好大言,隨口便是十萬鐵騎,他不用應付北面的柔然和馮燕嗎?」
賀朗正容望著謝晦道:「謝參軍,魏主是否誇口愚無從知曉,但愚親眼所見隨同魏主出獵的人數便超過十萬。」
劉裕驚問道:「當真?」
賀朗澀聲道:「愚私下送出財物向隨行出獵的魏國部眾打聽,魏主此次徵召各部勇士隨行,人數超過十萬。這十萬輕騎還僅是魏國少數,若按其所說,魏國的輕騎至少在三十萬數,還有數萬重騎。」
堂上諸人無不倒吸涼氣,這樣強大的魏軍若是南下,如何抵禦。劉裕暗自後悔,當初魏國前來借糧,就不應該答應他們,讓魏國多餓死些人,壓力會輕很多。
劉裕原本打算平定楊安玄之後,收攏雍軍將士,一鼓作氣渡過黃河收復並、冀之地,如何看來自己夜郎自大,嚴格低估了魏軍實力。
若讓魏軍渡過黃河,佔領司兗之地,憑自家兵馬能否抵禦魏軍南下,當年淝水大戰的故事怕是難以重演。
劉裕隨即將念頭拋開,魏軍之事留待將來,眼前先將楊安玄平滅再說,有楊安玄在哪輪得到自己憂心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