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江州生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苦思一夜,江濤還是決定給即將到來的朱司馬送信,就事言事,該如何對待李太守交給朱司馬判斷。
江濤交代暗衛在墊江等候朱司馬,若朱司馬尚未到來,可將密信先行呈給張太守,廣漢太守張鋒是主公的親信,此事由他處置亦可。
城門雖然關閉,臨江門卻在辰時開啟,成群的羊被驅趕出城,裝上臨江門碼頭依靠運送輜重的船隻,準備前往墊江。
商情司的號牌可以自由出入,送信的暗衛喬華隨著羊群出了門。臨江門碼頭有水師船隻,憑號牌過江,到對岸取了驛館的戰馬,朝墊江方向馳去。
暗衛每日都會出城打探訊息,並將得來的諜報送給李強,所以李強並沒有在意,一心準備著夜間開啟城門引朝廷兵馬入城。
李強任巴郡太守一年多,初來時又在不狼山吃了敗仗,郡中袍澤對他認同度不高。李強深知亂世之中沒有兵權就沒有說話權,所以對待麾下極厚,從不克扣軍餉,對麾下將領厚加賞賜,表面上看眾人對他十分擁護。
但楊安玄在軍中威望極高,如果事先宣佈歸順朝廷,李強估計將士們非殺了自己不可,所以他想等朝廷兵馬進了城,生米煮成熟飯,刀槍及體時或許那些將士會聽自己的命令投降。
已時運送牛羊輜重的船隻從嘉陵江起程,午時江陽水師一百五十艘戰艦首先出現在江面上,在江陽城南岸巴縣(今巴南區停靠,江州府中立時緊張起來,城牆之上校尉高聲呼喝,兵丁往來奔走。
李強來到金紫門城牆上眺望朝廷水師,身旁校尉洪滔望著一百多艘戰船冷聲譏道:「這點兵馬就想奪取江州城,簡直是做夢。李將軍,趁朝廷兵馬立足未穩,僕請命率軍衝殺一陣,挫挫朝廷水師的銳氣。」
城牆之上將士們鬥志昂揚,李強卻心中苦澀,乾笑道:「洪滔,仗有的打,彆著急,要提防荊州水師。」
申時,荊州水師的四百艘戰艦到來,在江上延綿七八里長,聲勢浩大,朝廷兵馬的數量應該超過了萬數。
李強在南城牆巡視了一番,見將士們士氣很旺,並沒有將江上停泊的朝廷戰艦放在心上。
一來江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二來城中有六千多兵馬,朝廷不來個三萬五萬兵馬難以撼動城池;何況眾人知曉朱司馬的援軍就要到來,這場戰鬥怎麼看也不會輸。
李強有些懊惱,若不是朱超石一味相逼,自己絕不會這麼倉促做出決定,不過現在為時已晚,高進之已將自己歸降之意帶出,即便說是詐降也免不了一場麻煩。
喬華一路急馳,午時後來到墊江,朱超石的船隊還未至,張鋒的船艦停靠在北岸,喬華來到營中先行求見張鋒。
驗看過號牌,喬
華被人引上張鋒所乘的座艦,見到了這位年輕的將領。
關於張鋒的傳言很多,喬華也聽滿了耳朵:年少乞討被主公收留,隨伺主公得到賞識,機敏好學勤習不輟,征戰四方屢立戰功,年紀輕輕便官居太守之位,一個乞兒能有今天,簡直就是傳奇,為人津津樂道,為人羨慕。
張鋒笑容滿面地招呼喬華坐下,親手替他斟茶,道:「商情司的袍澤勞苦功高,主公常對愚提及你們是無名英雄,以茶代酒,以表敬意。」
喬華心中暖意,「無名英雄」一說他也曾聽江典史提起過,看來主公確實對商情司的兄弟確實很重視,舉杯將茶水一飲而盡,居然喝出幾分烈酒的滋味。
接過喬華遞來的密信,張鋒展開觀看,他在楊安玄的督促下已能讀書,比起沈慶之強出不少。
看著信,張鋒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起來,敵軍壓境,李強居然意向不明,若是他真投降劉裕,整個長江水路便落入朝廷手中,戰事將極為不利於雍軍。
張鋒神情沉重,道:「朱司馬要晚間才會到墊江,此事不能耽擱,愚要儘快動身前往江州。」
讓喬華在墊江等候朱超石,張鋒當即率領十六艘戰艦領導了六百兵丁順流急下,在酉末時分便來到了江州城。
李強聽兵丁稟報,廣漢太守張鋒領援軍到來,大吃一驚,莫非自己歸降朝廷的訊息走漏了?
此時已至酉時,李強正準備召集親信一同吃晚飯,在吃飯時告訴他們自己的打算,張鋒這個時候到來,晚間獻城之事恐要生出波折。
李強眼眉一立,一不做二不休,張鋒既然趕來送死,索性用他的人頭先立一功。想到這裡,李強吩咐道:「迎張將軍入城。」
「注:重慶稱「九開八閉」十七處城門,是從秦張儀築城開始(公元前316年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間陸續建成,筆者不知東晉時建有多少處城門,文中所述皆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