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拒之門外(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裕在信中讓劉懷慎率五千兵馬,大張旗鼓地前往廣固城上任,試探楊安玄的底線在何處。若是楊安玄阻攔劉懷慎前往廣固,則向天下人昭告楊安玄有反叛之心。
前年起劉懷慎奉命在芍陂屯田,新墾農田萬畝,積糧四十萬石,與檀韶新練兵馬萬餘人,劉裕想把彭城、下邳當成進攻兗、雍的基地。
誰料劉敬宣突然被刺,胡藩奪取北冀州,朱齡石突然率軍南下。正因為有所準備,檀韶才有可戰之兵,擋住了雍軍南下之勢。
劉懷慎安排妥當彭城事宜,於二月十八日動身北上廣固城。劉懷慎為人謙恭謹慎,與城中士族相處和睦,於百姓絲毫無犯,因此得知他要離開,城中百姓扶老攜幼前來相送。
得劉裕叮囑,劉懷慎一路吹吹打打廣而告之,往來行商和百姓皆知朝廷旨意授任劉懷慎為北冀州刺史。
及至開陽城,新任琅琊太守向靖將他迎入城中,劉懷慎向向靖詢問雍軍動向。
向靖道:“據諜報探知,朱齡石已經離開臨沂城,現在臨沂城的守將是朱齡石的部將馮衝,城中約有兵馬五千。”
劉懷慎聽說朱齡石不在,道:“馮衝不過是無名下將,明日愚便率軍前往臨沂城,宣讀聖旨進城接管臨沂,諒那馮衝不敢抗旨。”
第二天申時,劉懷慎帶著五千兵馬來到臨沂城下,臨沂城城門緊閉,劉懷慎命人向城頭喊話,“新任北翼州刺史到來”。
功夫不大,城門開啟,一哨人馬從城中馳出,為首之人白麵黑鬚,頭戴武冠、身披皮甲,劉懷慎以為便是馮衝。
相距十餘步,來人勒住戰馬,抱拳高聲道:“北冀州別駕胡藩欣聞刺史前來,特來迎侯,請劉刺史隨愚入城。”
劉懷慎一愣,問道:“胡藩?胡道序?”
出乎眾人的預料,雍公並未反對朝廷任命劉懷慎為北冀州刺史,而是向朝廷上疏保舉胡藩為別駕,接替原北冀州別駕苗垣,此事劉懷慎尚未離開彭城就已知曉。
劉懷慎以為楊安玄是想用胡藩與自己抗衡,爭奪北冀州權力,不過他有信心,只要楊安玄不阻擋自己入廣固城,自己定能壓過胡藩,將北冀州控制在手中。
臨沂城便見到胡藩,劉懷慎有些意外,抱拳還了一禮,道:“胡別駕何時來的臨沂城?”
胡藩笑道:“愚來臨沂有三天了,專為迎接劉刺史。”
劉懷慎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當下不及多思,只是點點頭,示意大軍隨自己進城。
胡藩高聲道:“劉刺史且慢。劉刺史要進臨沂城自無不可,隨行兵馬可不行。”
劉懷慎臉色一沉,冷聲道:“劉太尉有令,命五千兵馬隨愚前往廣固赴任,胡別駕阻攔是何意?莫非想違抗太尉之意?”
胡藩微微一笑,道:“愚得知旨意是讓劉刺史赴任,可沒說能攜帶徐州兵馬。宋公所命不合規制,是亂命,劉刺史將兵馬駐於臨沂城外,愚親自護送劉刺史前往廣固城赴任,保證劉刺史毫髮無損。”
若是檀韶,肯定二話不說揮兵攻城,而劉懷慎生性謹慎,知道劉裕與楊安玄爭戰並不佔上風,竟陵之戰靠朝廷出騶虞幡才罷兵,若是此刻攻城,反而楊安玄出兵的藉口。
略一沉吟,劉懷慎冷聲道:“既然胡別駕阻攔朝廷兵馬前往廣固城,愚也不會前往,先回開陽城等候朝廷旨意吧。”
胡藩恭恭敬敬地施禮道:“恭送劉刺史。”
劉懷慎回到開陽城,派人前往建康請示,讓朝廷頒旨讓他領軍進入北冀州。
劉懷慎的奏疏尚未到京,彭城內史、下邳太守檀韶的一封急報先送進了太尉府。
檀韶稱劉懷慎剛從彭城離開,彭城北面的微山湖便出現一夥水賊,這夥賊人襲攏湖畔的戚縣和留縣。
起初,檀韶收到留縣求援文書並不在意,從彭城率一千五百名兵丁前往留縣。
行至半途遭受襲擊,檀韶驚異地發現這些賊人雖然衣著破爛,手中兵器卻犀利,進退有度,絲毫不弱於他麾下的兵馬。
這夥賊人約在五百左右,襲擾一陣便往湖邊退走,檀韶緊追不捨,結果誤入蘆葦叢,被一把火燒死燒傷五六百人,賊人趁勢殺出,檀韶大敗,一千五百人僅剩下四百餘人逃回彭城。
賊人很快佔領戚縣和留縣,招兵買馬,沛縣附近出現賊人蹤跡,估計人數在五千以上。
此時彭城僅剩下三千兵馬,檀韶忙下令從下邳徵調二千兵馬來援,急報建康從廣陵徵調兵馬。
劉裕看罷檀韶的告急文書,嘿然道:“什麼賊兵,分明是朱齡石的兵馬,楊安玄是想趁懷慎離開奪取彭城,好一招釜裡抽薪。”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