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1孔府書房,孔鮮侍立在孔懿身側,心中好奇楊安玄寫信給父親所為何事?

孔懿看完信,放在案几上捋著鬍鬚,沉吟思索。

孔鮮瞥了一眼信,忍不住問道:「大人,楊太守寫信給您所為何事?」

孔懿示意孔鮮取信自看,口中答道:「楊安玄邀為父前往潁川郡鄢陵講學。」

飛快地看完信,孔鮮小心地將信放回案上,道:「楊太守在信中提及先祖所說的「有教無類」,請大人弘儒教之風,為天下寒士疾呼,此為大義也。」

孔懿點點頭,道:「楊安玄在汝南任太守時,廣修庠序,讓貧家子弟入學,選有識之士入仕,為天下寒士開方便之門,誠為君子也。」

君子乃有識有德之人,孔鮮沒想到父親對楊安玄的評價如此之高,試探地問道:「大人可是準備前去?」

孔懿道:「不錯,講學的時間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時間還充裕,為父準備十一月初動身,楊安玄屆時會派車馬前來接為父前去。」

看到孔鮮怦然心動的樣子,孔懿道:「為父估計此次講學前來的人不在少數,你可隨為父一同前往。」

孔鮮恭聲應是,面現喜色。

孔懿沉吟片刻道:「鮮兒不妨將為父前往潁川講學之事告知那些前來求學之人,問問他們可有意前去?」

魏文帝在孔廟外興建屋宇,設教講學,有士人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眼下學舍中就有三十餘人在此聽孔懿以及學者講課授業。

信中楊安玄提及滎陽、潁川兩郡遭受兵火,各縣缺少理事的官吏,楊安玄想請孔懿替他甄別有才之士,充任各地的官吏。

想要入仕,除了中正推薦外,捷徑莫過了刺史、太守的徵募。

只是這種徵募多半是刺史、太守用於照顧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般人不得其門而入,而且人數也不會太多。

來孔府求學的人多數是寒門子弟,這些人衣食不周求學之心卻遠勝過那些世族子弟,有不少是可造之才。

楊安玄請自己前去講學,稱想選用一些有才的寒門子弟,有這樣的機會,孔懿也想推薦幾個得意的弟子。

孔鮮領命,來到學舍把訊息告訴了學子們,絕大多數人都想跟著前往。

從魯郡曲阜前往潁川郡鄢陵,路程有四百餘里,步行需十餘天時間。十一月天氣陰寒,這些寒門子弟身上衣袍破舊,對他們來說並不輕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病死在途中。

孔鮮將心中憂慮告訴了孔懿,孔懿默然片刻,道:「你到舊衣鋪買些衣袍贈與那些寒門子弟,沿路食宿儘量加以照看。」

孔家自身並不富裕,僅靠著五頃多田地渡日,朝庭免了孔家的稅賦,但孔家要四時祭祀、接待訪客、貼補學舍等費用,自身的日子過得清苦。

孔鮮建議道:「大人,楊太守既然邀父親前去講學,並會派車輛前來接大人,何妨讓他多派些車輛來。」

孔懿想了想,道:「也罷,為父給他回信便提上一句。」……

潁川、滎陽兩郡太守楊安玄恭請夫子第二十五代孫、奉聖亭侯孔懿前往潁川鄢陵講學之事迅速傳開。更有傳聞,楊太守會在前來聽講計程車子中甄選人才徵募為兩郡的官吏。

一時之間,豫州、青州、袞州、雍州的學子紛紛備裝前往,甚至有遠在荊州、江州、揚州計程車子聞訊後驅車乘舟趕往鄢陵。

進入十月,天氣轉寒,呼呼地北風從大地刮過,路上的行人無不裹緊身上的衣袍,回快前行的腳步。

潁川扶溝縣,長孫肥敗走之後,並沒有破壞縣城,南逃的縣令許慎戰後返還了縣衙。

九月奉命拜見新任太守楊安玄,許慎能感覺到楊太守

對自己的冷淡,忖心自問,許慎亦覺自己棄城而逃有些不光彩。

十月初府衙行文各縣,準備在鄢陵邀請夫子後裔講學,讓潁川、滎陽兩郡的屬縣接待好前來聽講計程車子。

士子可以免費入住驛館,驛館要免費提供飲食,若遇風寒不適要派人前往診治等等。

許慎覺得這是楊太守新官上任,想討士人歡心,替自己在士林中揚名。心中腹誹,卻不敢絲毫怠慢,若是再惡了楊太守,自己的仕途怕要慘淡了。

好在公文中寫明,所耗費用登記造冊,在年底上介稅賦時予以抵扣,這筆錢不用縣裡掏。

不過,許慎知道,屬下的官吏肯定要虛報開支藉機撈上一把,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好處。

嘴角的笑容剛起便凝住,許慎猛然想起楊安玄在任汝南太守的時候,曾經借賑災之機整頓吏治,自己的好友安成縣令孟河就因之丟官罷職,甚至有人人頭落地。

汝南有不少世家聯合起來到京中延尉告狀,可是楊安玄背後有會稽王撐腰,反而告狀之人捱了板子。

如今楊安玄官居兩郡太守,手握五千雄兵,督五郡軍事,比起一州刺史亦不稍讓,朝庭對他的倚重更甚,自己可不能因為蠅頭小利惡了他的心意。

想到這裡,許慎立刻升坐大堂,咬牙切齒地告誡屬下官吏,一定要盡心盡職做好接待士子的差事,若是誰敢從中漁利,不用太守處罰,他便要先行處治。

為了官位,許慎一改懶政狀態,每日都要巡看一回縣城的五處驛館,與住在驛館中計程車子交談,無形中倒為他增了幾分好名聲。Z.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