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險勝轉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該此時前來摘桃讓孟龍符等人有些不快,不過自家無兵亦無可奈何。
楊安玄道:「魏軍實力大減,應該趁熱打鐵,派輕騎前往許昌送信,讓趙田率軍奪取扶溝城,合圍壽陽。」
「另外,請辛太守從洛陽出軍,會合楊安遠所部攻打縈陽諸縣,收復失地。」
彭城,刺史府大堂。
偵騎將魏軍奪取壽陽、下邑的情報送到,劉該與諸官吏長吁短嘆,下邑離彭城不過百餘里,三日之後魏軍就要兵臨城下。
長史塗旭愁眉苦臉地道:「彭城僅有五千兵馬,老弱不在少數,如何抵禦魏兵。」
別駕孫濤看了看劉該的臉色,試探地道:「聽聞壽陽、下邑歸降,魏軍秋毫無犯。為城中十萬百姓計,不如派人向魏軍送禮請降,也好過生靈塗炭。」
劉該點頭道:「打是打不過的,還是以保全百姓為上。魏軍駐紮在下邑,派人帶了禮物前去,探探魏人的口風也好。」
堂外小吏入堂稟道:「劉刺史,都亭侯、廣威將軍楊安玄從下邑派人前來送信。」
劉該一愣,楊安玄在周屯擊敗魏軍後不是還師許昌了嗎,他怎麼會在下邑。
「信在何處?」接過信,劉該掃看一遍,得知楊安玄在下邑大敗魏軍,萬餘魏軍只剩下一千多人逃往壽陽。
劉該興奮地將信拍在案几上,站起身慨然道:「魏人無故犯我疆土,身為刺史守土有責。錢司馬,點齊本州三千兵馬,本刺史要親率大軍收復壽陽。」
塗旭和孫濤對視一眼,這位膽小如鼠的劉刺史怎麼一下子變得雄壯起來。
塗旭從案上拿過信,飛快地掃看了一眼,眉飛色舞地笑道:「捷報,楊將軍在下邑大破魏軍,魏軍僅剩下千餘人逃往壽陽。劉刺史,青州大軍豈甘人後,定要收回失土,愚願隨刺史前往壽陽。」
撈取軍功的機會誰也不願放過,堂上官吏紛紛出言要隨軍,一副勝利在望的樣子,方才的悽惶一掃而空。
…………
車輪落入凹溝,車身猛地一震,長孫肥從昏睡中被搖醒。
掙扎地坐起身,長孫肥呼道:「誰在外面,這是哪裡?」
牛車停住,親衛賀蘭波掀開車簾,道:「盧鄉公,你醒了,再有一個時辰就到壽陽了,壽陽的呼和將軍已派兵來接應了。」
長孫肥問道:「下邑的晉軍可曾派人追擊?」
代芒聽到長孫肥醒來,催馬來到車邊,介面道:「下邑城有二百餘輕騎跟在大軍身後二十里處,偵騎昨日探知彭城出兵了。」
長孫肥苦笑一聲,道:「這二百輕騎估計是楊安玄了,彭城兵馬戰力不
足,本公倒是擔心許昌兵馬會趁機攻打扶溝。」
略思片刻,長孫肥道:「眼下兵力不宜分散各城,到達壽陽後立刻移遇雍丘,傳令扶溝以及滎陽各城棄守,齊聚雍丘城與晉軍一戰。」
七日後,長孫肥到達雍丘城,青州兵馬佔領魏軍棄守的壽陽城,劉該興奮莫明,當即寫信向朝庭請功,稱自己率軍與魏軍血戰,殺敵千餘,奪回壽陽城。
楊安玄與趙田等人匯合,司馬休之聞訊從潁陽引兵一千前來,合兵將近三千前往雍丘。
雍丘城,長孫肥焦急地等待縈陽的魏軍前來。
兩日後,收到滎陽魏軍前往雍丘途中遭到河南太守辛恭靖和楊安遠偷襲的訊息,六千兵馬損折過半。
偵騎將晉人兵馬正陸續向雍丘城合圍的訊息報來,長孫肥看著城中不足六千守軍,當機立斷趁著晉軍尚未合圍,率軍北返渡過黃河,迴歸魏境。
歷時二個月的戰事結束,魏軍折損了一萬三千餘人,大敗而回。
八月底,朝庭的封賞頒至。
楊安玄殺敵有功,奪情起復為縈陽、潁川兩郡太守,遷升為建武將軍,操練兵馬抵禦魏軍;青州刺史劉該收復壽陽,殺敵有功,晉封關內侯;下邑縣令何謙升遷為壽陽太守;立功將士皆有封賞。
此次受封的還有屢敗孫恩的劉裕,下邳太守、建武將軍。
兩位建武將軍一南一北,如同兩顆新星光芒四射,引來無數有識之士矚目,搖搖欲墜的晉王朝似乎多了兩根中流砥柱。
建康城,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大擺筵席,慶賀江山重固,社稷安定。
荊州江陵,桓玄正厲兵秣馬,迫不急待地準備東進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