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正酣(第1/2頁)
章節報錯
探明楊安玄正全力攻打秦國,根本無力南下,劉裕決定速戰速決,早日平定荊州劉毅。
十月二十二日,荊州信使來到襄陽,來府衙求見刺史楊安玄。得到朱齡石破嶢關的訊息,楊安玄下令徵發屯軍四萬前往兗州滎陽,自己則和工曹掾張綱率六千兵馬、二千輛戰車、一批輜重以及僅存的千餘斤火藥早在兩天前出發趕赴嶢關。
治中辛何接見了荊州來使,看罷信後告訴信使,楊刺史前往郡縣巡視,不在府衙,何時答覆不得而知。
信使憂心如焚,可是也沒有辦法,只好住進寅賓館,一日兩次前往府衙打聽楊刺史是否有回信。
攻破嶢關,晉軍從上到下都振奮無比,雍州軍功制度健全,人人知道若能順利滅秦連升數級很正常,甚至能一躍從小兵成為將軍。
朱齡石下令在嶢關休整,整修防禦工事,秦軍肯定不甘嶢關被奪。兩天後,陰績率六千兵馬從商縣趕至,晉軍的數量達到了兩萬人。
嶢關往西北方向二十里便是藍田縣,過藍田縣便是長安城。姚興見晉軍兵臨城下,命姚弼率三萬兵馬前往藍田縣防守,決不能讓晉軍闖過藍田縣。
這次姚興將庫中老底全部拿出,三萬兵馬裝備甲騎具裝便有萬騎,輕騎一萬,步卒一萬,加上藍田本有的守軍四千,三萬四千兵馬將晉軍西進的道路封堵得嚴嚴實實。
姚弼率軍紮營在藍田縣東,派出輕、重騎前往嶢關挑戰,試圖奪回嶢關。
朱齡石已在嶢關西側挖出三道壕溝,壘起一道石牆,石牆後密樹箭樓、夯臺,朝來犯的秦軍射擊。
十月二十八日,王鎮惡率軍攻打潼關,秦潼關守將徵南將軍姚洸,據險而守。
此時王鎮惡已知朱齡石利用火藥震塌嶢關,先行進入關中,心中發急,恨不能早些破關與朱齡石爭功。
然而,姚興派人告知四子姚洸晉軍有一種利器,能夠發出巨響、震塌城池。
姚洸不敢讓晉軍接近潼關,城頭列弩,城下布盾牆,嚴陣以待。潼關前地勢狹窄,大軍無法展開,王鎮惡有數次衝到潼關前,派兵在城牆上鑿洞,都被城內秦軍衝去趕走,好不容易挖出的窟窿被重新填平夯實。
王鎮惡戰潼關,劉衷則率水師攻打蒲坂,蒲坂守將是秦太原公、幷州刺史、姚興的次子姚懿。
姚懿用司馬孫暢之計,命人用竹簍裝石,沉入河中,阻擋晉軍船隻前行。
又在黃河兩岸密立夯臺,上置強弓硬弩,不準晉軍艦隊登岸。陳漁向劉衷建議,既然前行不得,索性走渭汭直接穿插到長安北面的涇口,然後攻打渭橋,從北面奪取長安。
劉衷覺得水師僅萬人,深入敵境直取長安,寡不敵眾,不如先行攻打定城,與王鎮晉大軍夾擊潼關,再合兵西進奪取長安。
定城,在潼關西三十里,姚興的叔父魯公姚紹率五千兵馬鎮守此處。劉衷派人告知王鎮惡自己的計劃,王鎮惡受阻潼關前,正派細作四處打探是否有小道繞過潼關,得知水師有意夾擊潼關,當即約定水師在十溂十一月八日,王鎮惡率軍發動進攻,姚洸站在城頭,看著司馬姚禹率軍出關防守,晉軍無法突進。
突然,寧朔將軍趙玄指著江面道:“陳留公,你看。”只見河面上無數晉艦由遠而來,風鼓動船帆有如疾箭,從潼關下方馳過。
黃河從潼關腳下流過,北面是中條山,南面是秦嶺,臨河兩面都是峭壁陡立,有如刀削斧劈,高達數丈,船隻根本沒有停靠之處。
“燃起烽火,速速派人通報定城魯公,讓他在河上攔截晉國船隻。”姚洸下令道。
八水繞長安,後秦當然防著有人從水路進攻長安。渭河在定城附近水面開闊,兩岸的地勢平坦,戰艦可以從此登岸。
姚興在安定城北建水寨,有戰艦二百艘,水師四千,歸魯公姚紹掌管。
定城,姚紹接到烽火急報,命水寨戰艦嚴陣以待,下令兩岸夯臺朝河中的戰艦發射弩箭、投擲石塊,在付出六條戰艦的代價下,晉軍水師在安定城附近的渭河上與秦軍水師對峙。
陳漁請命率先攻擊,劉衷對這個野心勃勃的手下很反感,但不能攔著他立功,只好下令陳漁率五十艘船進攻左翼,讓錢磊進攻右翼。
錢磊已是六品的蕩虜將軍,十餘年軍中生涯早將他從一個江上漁夫變成沉著穩重的將軍,深得麾下將士敬重。
楊安玄率軍救洛陽,錢磊一直跟在劉衷身邊,桓玄進建康,劉衷逃走,後來前往襄陽,錢磊始終跟在劉衷身邊。
後來楊安玄讓他把家人接到襄陽,錢磊接家人的時候跟村人講明,只要跟著去每人授田五十畝,錢家在村中頗有威望,大部分村人都跟著他來了襄陽。
楊安玄沒有食言,為錢磊挑了一塊臨水的肥沃之地給他的鄉人,得到的田地絕不少會少於五十畝。
當年救下的那個女兵喬麗成了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女兩子,夫妻感情和睦。
楊刺史得知父親錢豐是參加過淝水大戰的老兵,聘請他在屯軍中任教官,拿著校尉的軍餉。
到襄陽後不久,弟弟錢淼也投軍,如今也是水師中的部司馬,那些跟他一起來襄陽的村人中有三十多人投身水師,成為他麾下的有力臂膀。
江風吹動鬍鬚,錢磊沉聲下令戰艦轉向右,麾下兒郎都是好手,船隻如同魚兒船在水中靈活地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