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烽煙數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三十日,雍州急奏後秦出兵上洛,左將軍楊安玄請發雍、兗、司、梁四州兵馬進行反擊。
奏疏中楊安玄沒有提及準備伐秦,他知道若是說伐秦鐵定會遭到反對,便是劉裕也不希望看到他立下大功。
劉裕去年才伐燕取得大名,今年楊安玄就打算伐秦,若是成功豈不蓋過了他的風頭。
含糊其詞的奏疏很快得到批覆,劉裕正準備興兵平滅劉毅,巴不得楊安玄被後秦牽絆住,以天子名義下旨,讓其便宜行事。
商縣,姚弼攻打城池已有五日,不僅沒有攻下商縣,反而在兩日前被陰績率軍夜襲營寨,損傷了數百人。
等到趙田率軍逆丹水趕至,姚弼感到戰機已失,出征時父皇再三交待要愛惜兵馬,姚弼不得不率軍撤回上洛城外,與楊佛嵩再度合兵。
趙田尾隨其後來到上洛城,朱齡石見援軍到來,鬆了口氣。趙田帶來楊安玄的命令,將士聽從朱齡石指揮,不聽將令者按軍紀處置。
張鋒站在佇列之中,肩膀還綁著紗布,看到岳父宣佈命令時數度用眼光瞪自己,心中不免發虛,不知主公會如何處分自己。
“張鋒”,趙田怒氣衝衝地喝道。張鋒硬著頭皮出列,抱拳道:“末將見過趙司馬。”趙田冷聲道:“你貪功心切,折損將士,降為蕩虜將軍,待傷愈後杖責四十。”張鋒想到高林的斷臂和傷亡的將士,心中悽然,應道:“末將認罰。”朱齡石心中思忖,主公把兵馬交給自己指揮,便連率援軍前來的趙司馬也在麾下聽用,看來並未因兵敗而影響主公對自己的信任。
去年九月主公召集大家提出攻秦,秦國率先進攻上洛,看來數路大軍攻秦將由自己率先發動,對自己來說是個機會。
看了一眼沉著臉的趙田,朱齡石知道趙田對自己有所不滿,他給楊安玄的信中並未諉過於人,寫好後也給張鋒看過,等趙田背後問過張鋒應該能消除誤會。
秦軍尚在城外,朱齡石不想其他,道:“秦軍知我援軍已至,估計會退回嶢關。主公命我等攻秦,此正是立功之機。”趙田、張鋒等人皆知,楊安玄準備五路攻秦,哪路能先奪取長安城便拿到最大的功勞,統軍的將領封侯是毫無疑問的。
率先發動,搶得先機,就有希望快人一步。輿圖懸起,朱齡石早將上洛前往長安的關卡、城池熟記於胸,手指落在嶢關之上,道:“由上洛攻打長安,必過嶢關,當年漢高祖便是破嶢關入主咸陽。嶢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入咸陽的咽喉要道,若是讓姚弼率兩萬秦軍退守嶢關,便是十萬兵馬也難以攻克。”張鋒知道主公僅降了自己一級,心中安定,機智重現,抱拳問道:“朱將軍,方才你提及漢高祖破嶢關,不知他是如何破的關,我等可否故計重施?”朱齡石嘉許地點點頭,道:“張將軍問得不錯,但要學漢高祖破關卻難。當年漢高祖用留侯之計,表面上賄賂交好嶢關守將韓榮,暗中派兵繞過嶢關,越過蕢山,放火燒山,又在關前遍插旗幟,佈下疑兵,動搖秦軍軍心,方才攻克嶢關。苻堅得長安後,命人在嶢山上修建了烽火臺,派兵駐守;及至姚秦將上洛歸還主公,命人在山間小路巡守,要想偷過嶢山,難、難、難。”趙田醒悟朱齡石話中之意,道:“朱將軍的意思是阻止姚弼大軍回嶢關。”
“不錯”,朱齡石道:“趙司馬來援上洛,帶來一百二十艘戰艦,可以趕在秦軍回師之前先行潛伏在嶢關附近,等秦軍入關時與愚夾擊,爭取能奪下嶢關。”張鋒請戰,道:“末將願將功贖罪,率軍截殺秦軍。”趙田一瞪眼,道:“你的胳膊還要不要了,等養好傷還有四十軍棍等著你呢,還想爭功。”張鋒氣沮,眼巴巴地把目光望向朱齡石,希望他能替自己說話。
朱齡石可不想摻和到他們翁婿之間,笑道:“趙司馬遠來,先行下去歇息,晚間愚設宴為你接風。”趙田點點頭,道:“年歲不饒人,這一路兼程僕確實有些乏了,先行告退。”抱拳施了一禮,趙田拉著張鋒回住處不提。
秦軍大營,姚弼與楊佛嵩正商議退軍。楊佛嵩道:“探馬報知,晉國援軍有百餘艘戰艦,要嚴防晉軍從水路前往嶢關設伏。大將軍率輕騎先行前往嶢關,末將斷後。”此次出征上洛沒有搶到糧食,姚弼有些喪氣,道:“晉軍若如楊將軍所料前去嶢關前設伏,本公便讓他們有去無回。”三天後,姚弼率四千輕騎、四千步卒回返嶢關。
上洛城與嶢關之間相隔七十餘里,姚弼並沒有急著回關,而是在距嶢關三十里處安營,派人通知嶢關守將寧朔將軍趙玄勤隨時注意晉軍偷襲。
秦軍撤走,張鋒最終說服了岳父趙田和朱齡石,與他一起率六千兵馬提前到嶢關附近設伏。
楊佛嵩早已識破晉軍可能偷襲,丹水岸邊日夜有秦國偵騎巡視,晉軍戰艦一出現即被趙玄勤探知,趙玄勤派快馬通知了大將軍姚弼。
姚弼得知晉軍果然前來,率輕騎前去掩殺,趙田見遠處塵頭大起,知道秦軍來到,急命將士登艦。
秦軍在岸、晉軍在艦,雙方隔著半里許來了通箭雨互射,幾無傷亡。趙田見無機可乘,帶了艦隊回了上洛。
上洛城外,楊佛嵩開始拔營起寨,朱齡石率軍追擊。楊佛嵩步步為營,防守嚴密,朱齡石衝殺了數次都沒有找到機會,怕追敵太遠反中了誘敵之計,只得率軍回了上洛城。
姚弼、楊佛嵩退回嶢關,歇息兩日便率領大軍迴歸長安。五日後,朱齡石收到了襄陽運來的十餘船輜重,除了床弩、衝車、投石車等物外,還有千餘斤黑火藥,被裝在三百多條竹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