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變民再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年四月,劉裕率軍北伐,徐道覆便派人前往番禺,勸說盧循趁朝廷內部空虛,起兵奪取建康。義熙元年盧循攻佔廣州,被朝廷授為廣州刺史已經五個年頭了。
在廣東一呼百諾、生活舒適,早將盧循的鬥志消磨得乾淨,每日寫寫字、下下棋,與當地名士一起暢遊山水,飲酒聽戲的日子何等逍遙自在。此間樂,不思蜀。
盧循被劉裕打怕了,哪敢輕易招惹,現在的日子多好,得過且過。對於徐道覆的信使含糊打發,根本無心出兵。
徐道覆心急如焚,偏生始興郡內發生動亂,一時脫不開身,等到臘月才算平定,急匆匆親自前往番禺勸說盧循。
“盧公以為廣州基業可以傳於子孫嗎?盧公以為等劉裕平滅燕國後會放過廣州嗎?朝廷若召盧公進京為官,盧公去是不去?”徐道覆一連數問將盧循苟安的美夢擊得粉碎。
盧循捋著鬍鬚,默然不語。他知道徐道覆說得有理,但從內心來講實在不願意率軍出征,寧願做一隻把頭埋進沙中的鴕鳥。
徐道覆懇切地道:“盧公,相比劉裕,劉毅、何無忌等人何足道哉,朝廷大軍北伐在外,這是天賜主公良機,若不趁時而起,將來只能坐等滅亡。”
盧循低下頭看著案几上的麈尾,恍如神遊天外。
徐道覆見狀,憤然起身道:“盧公若是一味懼戰,那愚便率始興兵馬自去攻打潯陽。”
盧循被逼無奈,道:“也罷,等過完年,愚便率師前往始興。屆時你兵發南康、廬陵、豫章,愚從始興從桂陽、湘東攻打長沙,奪取巴陵後伺機攻佔江陵。”
徐道覆有心再勸,已經被你耽誤了大半年時間,還要耽誤到年後,恐怕生變。盧循起身道:“道覆,愚命人設下了家宴,咱們邊喝邊聊。”
義熙六年正月十日,徐道覆返還始興,出兵南康。當初他派人在南康山中砍伐木材,低價賣於南康商人,此時按照憑條登門索木,很快便收集了大量陰好的木材。徐道覆僱人拼裝戰船,及至二月初,打造出戰艦近千艘。
盧循率三萬大軍來到始興,看到江面上連綿十餘里的戰船,信心大增,笑道:“道覆深謀遠慮,愚所不及。有這千艘戰艦,大事成矣。”
按照事先商議,盧循攻長沙、取巴陵;徐道覆出南康,奪豫章。朝廷兵馬被劉裕帶去北伐,沿途城池兵力不足,官吏紛紛棄城逃走,廣州大軍勢如破竹。
三月十八日,徐道覆大軍抵達豫章城。江州刺史何無忌不聽勸阻,率師從潯陽南下截擊,於二十日在豫章城外相遇。何無忌所乘戰艦被風吹入徐道覆艦隊之中,被困重圍,何無忌握節力戰而死。
何無忌戰死的訊息傳到建康,朝廷震駭。琅琊王司馬德文急令駐軍的姑孰的劉毅整頓兵馬、打造戰艦,扼守住長江,平滅上游的亂軍。劉毅正要出征,不巧卻在這個時候“病”了,臥床不起。
朝堂之上吵做一團,尚書左僕射孟昶建議奉乘輿過江前往廣陵暫避,錄尚書事劉裕正率大軍南下,若與大軍匯合便可無憂。
尚書右僕射郗恢道:“安成公戰死,賊人佔領潯陽,尚不知其行止,可命人探明賊人行蹤,再作計較。”
司馬德文慌亂無主,聽著朝臣議論紛紛,只知唉聲嘆氣。等到第二天,得知徐道覆軍駐紮在潯陽,並未順江而下,京中紛亂才逐漸平息。
三月二十四日,行軍至山陰的劉裕得知何無忌戰死,大驚失色。當年桓玄便是奪取潯陽順江而下,那時劉牢之率北府軍在新亭駐守,由於他投靠桓玄致使建康淪陷。
如今北府軍隨自己北伐,唯一擋在徐道覆大軍前的只有歷陽劉毅,劉毅莫名其妙的病了,莫非想學當年的劉牢之。
越想越怕,劉毅心意不明,若讓徐道覆奪取了建康城,自己辛苦打下的根基便會被摧毀,別說與楊安玄爭鋒,便是應付盧循都難。
劉裕下令兵馬脫甲急行,自己率領數十騎兼程趕路,四月一日到達長江北岸。在碼頭上向過江的客商探聽朝廷訊息,得知賊人大軍尚未到來。
跳下馬,劉裕鬆了口氣,道:“萬幸,萬幸。”
行商得知來人是錄尚書事劉裕,紛紛拜倒在地,道:“劉公歸來,僕等無憂矣。”
劉裕命人備船過江,此時江面陡起大風,風浪高達數尺,江上有行船躲避不及被風颳翻。”
劉敬宣勸道:“主公,風浪太大,還是等風平浪靜再說吧。如此大的風浪,賊人的戰船亦不得行,不必急在一時。”
劉裕大踏步向岸邊的戰船行去,大聲道:“若上天助我,風浪自會平息,若其不然,覆溺何害。”
眾人無奈,只得隨其登船。船剛駛離岸邊,風便停住了。劉敬宣等人駭然互視,紛紛拜倒,心悅誠服地道:“天佑主公。”
四月二日,錄尚書事劉裕從中軍將軍府步行前往東堂,一路上響起歡呼聲。雖然朝堂眾臣各懷心思,但在大敵當前之際,劉裕的出現安定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