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同類相殘(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綱乃燕尚書郎,亦被派往長安向秦國求救。”韓範道:“愚曾命他帶詔書先行回廣固城,劉公沒有擒住他嗎?此人擅長製造軍械,有如漢時馬鈞。”
劉裕一聽詔書,忙讓人取來楊安玄派人送給他的詔書,遞於韓範問道:“韓公,可是這份詔書?”
見韓範點頭,劉裕嘆道:“張綱已落入楊安玄手中。”
楊安玄給了劉裕太多的“驚喜”,楊家犁、鍛鐵刀還有尚不知底細的船隻,這些都會在戰場上化為戰力。聽韓範所說,這個張綱是製造軍械行家,有他相幫,雍州戰力又會大幅提升。
劉裕對身旁劉穆之道:“道和,回京以後,記得提醒愚招募各業匠人。你前次說在江夏郡找到傅剛侯的後人,讓道則送他進京來,看看他的後人是否留存有馬德衡的遺物。愚聽萬壽說過馬德衡發明過輪轉投石機、改進過諸葛連弩,若能重現軍中,當倍增我軍實力。”
劉穆之深有同感,道:“僕以為當以朝廷名義從匠人中選才授官,若有增益軍力、促進農耕的發明給予重賞,相信會應者如雲。”
…………
南燕國尚處於風雨飄揚之中,北燕國卻先變了天。兩年前馮跋發動政變滅後燕,擁立慕容寶養子高雲為帝,定都龍城,沿用燕國號,稱“北燕”。
馮跋擁立高雲為帝不過是為了安撫慕容氏以及鮮卑人的心,高雲自知不過是馮跋的傀壘,深感不安,招募武士在身旁保護。
高雲最信任兩名弄臣,離班和桃仁,想透過兩人之手對付馮跋,對兩人賞賜厚重。離班、桃仁貪得無厭,反而藉機刺殺高雲,被馮跋部將張泰、李桑所殺,於是馮跋順理成章地登上寶座,稱天王,仍稱“燕”,改年號為太平。
高雲死於十月十三日,這天在魏都平城亦發生了一件大事。
拓跋珪的妃子兼姨母賀夫人因事得罪,拓跋珪命人將她關在宮中,當時天色已晚,準備明日誅殺。
賀夫人不甘受死,派侍女密告其子拓跋紹,讓他前來營救自己。拓跋紹今年十六歲,被封為清河王,為人殘暴,喜歡穿著平民的衣服上街搶劫為樂。
拓跋珪得知後,將他抓住倒懸於井,幾至斷氣,因而拓跋紹對父既怕又恨。
得到母親的密信,拓跋紹深為驚恐,父皇脾氣暴虐,準備殺死自己的母親,會不會連自己一起殺了,他本不為父親所喜,越想越覺得害怕。
怕到極處,索性豁出去了,拓跋紹準備入宮先下手為強。等到亥時,夜深人靜,拓跋紹帶了幾名親信武士,翻牆跳進宮中。
拓跋珪患病後多疑,生恐有人害他,晚間宿在何處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拓跋珪寵信美人萬人,而萬人與拓跋紹有染。
賀夫人的宮女找來萬人,拓跋紹讓萬人趁著拓跋珪熟睡將他隨身所帶的兵器藏起。等萬人出來示意,拓跋紹帶著手下直奔拓跋珪的宿處天安殿。
殿外侍從驚叫,“有賊”,被拓跋紹一刀砍死。殿內拓跋珪被驚醒,從榻上跳起摸掛在榻尾的佩刀,摸了個空。
這時,拓跋紹殺氣騰騰地闖了進來,拓跋珪喝道:“孽子,你要做什麼?”
拓跋紹知道沒有退路,揮刀砍去,拓跋珪用左臂相摚,被一刀砍斷。拓跋紹上前一刀,刺入拓跋珪的腹中,拓跋珪倒在血泊之中。
看到拓跋紹身旁的美人萬人,拓跋珪喃喃自語道:“原來清河、萬人是指你們兩個孽畜。”
十月十四日,朝臣聚於皇城之外,直至午時仍不見宮門開放。拓跋紹在宮內聲稱皇帝有詔,命文武百官至端門前聚集。
拓跋紹不敢面對群臣,從門縫中對外問道:“我有叔父親,亦有兄長,你們擁護誰主?”
眾人驚愕萬分,不知如何應答。良久,南平公長孫嵩道:“擁戴大王。”
拓跋珪已死的訊息傳出,肥如侯賀護命人燃起烽火,各部落紛紛聚集,國內動盪不安。
太子拓跋嗣聽到訊息,立即返回京城,派親信王洛兒為信使,聯絡朝堂大臣。文武大臣得知拓跋嗣將至,紛紛出城相迎,宮中衛士抓住拓跋紹,獻與拓跋嗣。
拓跋嗣誅殺拓跋紹、賀夫人、萬人以及宮中內應。十月十七日登基為帝,大赦天下,改元永興。
襄陽,時近臘月,楊安玄得到北魏和北燕換了新帝的訊息,笑道:“這北魏、北燕都變了天,小小的廣固內城劉豫章居然還不能攻克,真是咄咄怪事。”
廣固外城,劉裕見圍城半年多仍不能攻克內城,氣急敗壞,命將士喊話,讓城中守軍、百姓年前出城投降,否則城破之日將屠城報復。
靈臺丞李宣不再說歲星居齊了,改稱金星犯虛、危兩星,大凶,勸慕容超出降。
慕容超對李宣恨極,當初不是你說歲星居齊說不定沒有今日之禍,抽出劍將李宣一劍刺死。
義熙六年正月一日,慕容超登內城天門,接受文武百官朝賀。
慕容賀賴盧和公孫五樓暗掘地道挖至城外,想趁晉軍歡慶元旦時殺出重圍,劉裕早有防備,燕軍退回城中。
正月二日起,晉軍強力攻城,至二月五日,廣固城南門破,南燕滅亡。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