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堂中問對(第2/2頁)
章節報錯
招手命遠處的侍從端來水盆淨面,又喝過一碗醒酒湯,撤下酒席奉上茶水,劉裕端坐道:“道和,方才酒醉,胡言亂語,不要介意。”
劉穆之看著恢復沉穩的劉裕笑道:“主公一代人傑,偶有失態,亦所難免。”
劉裕沉聲道:“劉希樂鼓勵門閥造勢,試圖懲治萬壽,愚已經將事態壓下。過些時日,尋個理由重新起復萬壽便是。至於他在歷陽招攬名士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還能超過楊安玄去,不過是些虛名罷了。”
“不然”,劉穆之正色地道:“主公可知京中大臣、名士紛紛前往歷陽,豫州刺史府門前車馬輻輳、賓客雲集,便是揚州刺史府中的官吏也紛紛前往,劉南平在造勢,而且已有成效,主公不可不慎。”
劉裕一驚,問道:“揚州刺史府中的官員也前往歷陽了嗎?都有誰?”
劉穆之說出幾個名字,是揚州刺史府中的曹佐、書吏,多是世家子弟。
劉裕眉頭微皺,冷聲道:“既然他們心向劉毅,找個理由逐出府去。”
劉穆之道:“京中前往歷陽的人如過江之鯽,主公焉能盡逐。就算主公將這些人盡驅,恐怕也失去人心。”
劉裕警醒起來,道:“難怪道和說不能任由劉毅興風作怪,不知府中有誰沒有前往?“
“僕聞劉毅曾致信揚州主簿張邵,讓其前往歷陽遊玩。張邵不去,還對那些欲往歷陽的同僚說主公是命世人傑,何必捨本求末。”
劉裕拈鬚讚許道:“張茂宗遠見卓識,可堪重用。”
劉穆之端起茶飲了一口,道:“前往歷陽之人無非見主公將軍封號被降,萬壽和道則被罰,以為主公勢弱,見風使舵而已。其實只需主公稍露虎威,這些人自然知道何去何從。”
劉裕笑道:“愚手中有北府軍八萬,應浩新近為愚煉就利兵兩萬,正想一試刀鋒。”
劉穆之輕輕搖頭道:“主公的想法不錯,以大勝驅散劉敬宣伐蜀失利的影響,但舉兵向誰?劉南平、楊弘農與主公同殿稱臣,怎能妄動刀兵。”
劉裕心中早有打算,道:“廣州盧循,名為晉臣實為亂賊,可討之。”
劉穆之道:“盧循必反,世人皆知,只是其反績未彰主公先行討伐,反易被說成逼人造反,廣州臨海,盧循不敵亦可學孫恩逃往海島,難以根治。朝廷伐蜀失利,國庫空虛,強行出兵得不償失。”
劉裕想了想,點頭道:“時機確實不對,但若不興軍如何施威。”
劉穆之微笑道:“主公之威其實深入人心,既然暫時不便對外用兵,何不效仿劉南平,也召聚些名士、大臣雅聚,相信從者如雲,比起劉豫州更勝三分,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劉裕哈哈大笑道:“讓愚耍刀弄槍行,要讓愚學人吟詩作賦,實在難受,還不如與檀令孫一起飲酒來得痛快。”
劉穆之勸道:“只需主公出面相邀,僕等自會為主公安排妥當。”
劉裕想起上巳節在華林園中聯詩的情景,當時是徐羨之替他應答,若是舉辦雅聚詩會之類肯定有他們替為準備。
見劉裕不語,劉穆之繼續道:“京中門閥信佛者眾,琅琊王更是經常到瓦棺寺燒香拜佛,主公何不親近佛門,以求臂助。”
劉裕沉吟片刻道:“道和親近佛門之策甚好。楊安玄在襄陽舉辦傳經法會,愚當請琅琊王出面邀京中高僧舉辦論經法會,京城佛門盛地,比起襄陽來勝出太多。”
劉穆之聽出劉裕話中怨念,道:“主公此舉可與琅琊王親近,亦可得京中門閥好感,遠勝歷陽雞籠山雅聚。屆時不妨請劉南平亦來參加法會,便是楊弘農主公也不妨相邀。”
劉裕會意地點點頭,隨即眼中殺氣一閃,道:“不能一味懷柔,道和不妨交待阮歆之,彈劾百官不法事,另外愚會讓檀韶率軍剿匪,不殺上幾人實難消愚心中不快。”
劉穆之端起茶飲了一口,笑道:“這茶水倒喝出幾分烈酒的味道來了。”
…………
襄陽,府衙大堂,眾人酒酣耳熱,談興正濃。
王鎮惡將劉裕可能採取的手段一一道來,辛何、袁濤等人七嘴八舌地插言補充,楊安玄也不時評點幾句。
趙田、張鋒、沈慶之三人插不上話,張鋒輕聲對身旁的沈慶之感嘆道:“讀書人的彎彎道道就是多,王別駕一下子就說出五六條計策,條條都能讓劉豫章脫困。”
沈慶之深有同感地道:“難怪主公對王別駕倚重,這些計策愚可想不出。”
趙田瞪了兩人一眼,輕聲道:“主公讓你們閒時多讀書,不就是希望你們將來像王別駕那樣文武雙全嗎。”
張鋒見老丈人教誨,應了聲是,轉頭衝沈慶之做了個鬼臉,舉杯相邀,兩人一飲而盡。
33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