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多事之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道覆厲聲道:「孫天師借水成仙,天師道眾聚在主公麾下,主公若無進取之心,一旦徒眾散去,主公便遁於海外亦無處容身。」
盧循被徐道覆喝醒,放下羽扇拱手道:「道覆,愚知錯了。」
徐道覆緩和臉色道:「主公,廣州並非沒有取勝的希望。一是劉裕尚未完全掌控朝廷,內有楊安玄、劉毅等人暗中相左,外則有譙蜀、南燕等勁敵未滅。愚此行觀敵,更是發現了朝廷兵馬的短處所在。」
盧循以手拄膝,向前探起身子,道:「道覆,你且道來。」
「水師」,徐道覆斬釘截鐵地道:「朝廷水師不及廣州水師。」
「愚在玄武湖觀看檢閱大典時發現,朝廷水師的戰船低矮,不過兩三丈高;樓船雖大卻華而不實,難以抵禦海上風浪。三吳之地、荊楚一帶水路縱橫,廣州要與朝廷爭雄,必以水師為重。」
盧循點點頭,再次抓起羽扇,道:「道覆說得不錯,當初愚隨孫師與朝廷爭雄,與朝廷水師交戰勝多負少。只是朝廷亦發覺此事,嚴令廣州所造戰艦不得過千。朝廷暗中派有細作,若是大舉造船定瞞不過朝廷耳目,奈何?」
徐道覆笑道:「主公,從京口返還番禺的途中,愚便苦思對策,已得一計。」
盧循笑著輕拍羽扇,道:「道覆足智多謀,快快道來。」
「始興與揚州南康郡(今贛州南康交界,南康山上古木甚多,可用來造船。」徐道覆捋須道。
盧循沉吟片刻,道:「道覆是始興太守,派人伐木朝廷細作肯定會注意,恐怕不妥。」
徐道覆女乾笑道:「愚不打算自己動手,而是讓南康郡百姓動手,這樣一來朝廷必不會注意。」
「哦,計將安出?」盧循知道自己這位姐夫機智百出,心思靈巧,是自己的蕭何韓信。
「愚準備派人前往南康,只說伐木到延平(今福建南平販賣。等伐夠木材之後,只說資金不足難以運送,便在郡中以兩三成賤價出售,南康民眾貪利必然爭先購買。」
盧循握著羽扇思索片刻,道:「若是購得木材之人自行販運到延平去,道覆豈不要做賠本
買賣。」
徐道覆微微一笑道:「贛江水流急而多石,大船行於江上極難,小船又難以運送大木,愚估計至少八成以上的木頭會儲存在當地。」
「造船所用之木要陰乾數年,積於南康倒是無妨。」盧循思索道。
徐道覆眼中厲色一閃,陰森森地道:「等待時機成熟,愚便自始興出軍南康,按照字據上門索取陰乾之木,一月之內便可拼成戰艦千艘。」
盧循感慨地嘆道:「道覆真愚之孔明也。」……
派往武原城勸降司馬國璠的使者回稟武陵王,稱到達武原城暗中見到司馬國璠兄弟,兩人尚在猶豫之時,下邳太守孟懷玉、彭城內史羊穆之已領軍逼至,偽燕天子慕容超派濟陽王、尚書右僕射慕容凝率軍一萬前來營救,司馬國璠只得讓使者回歸。
揮退使者,司馬遵恨恨地一拍案几,這分明是劉裕不想看到司馬國璠兄弟迴歸,才會迫不及待地讓孟懷玉、羊穆之進軍,破壞此事。
原本司馬遵對劉裕充滿好感,認為他趕走桓玄光復晉室,並在天子蒙難期間扶立自己執政,是難得的中興之臣。
可是逐漸司馬遵發現,劉裕雖然自己不在京中,卻透過王謐等人把持著朝政,不合其意的旨意根本無法頒行,挾天子以令諸侯,分明就是曹操重生。
司馬遵感覺報應不爽,曹操之子篡漢,司馬氏又從曹魏手中得到天下,如今輪到劉裕奪取司馬氏的江山了嗎?
雖然心中已有明悟,但司馬遵仍有不甘,藉著楊安玄入京之機,他與琅琊王有意透過楊安玄來抗衡,所以司馬遵以為楊安玄返回襄陽途中遭人刺殺,是劉裕想要針對司馬氏而使出的手段。
多事之秋,司馬遵眼中閃著寒光,司馬氏還沒到漢獻帝那樣軟弱無助、任由曹操擺佈的時候,楊安玄和劉毅等人雖然各懷心思,但可成為朝廷的借力,劉裕既然撕破了臉,那不妨給楊安玄加加碼,讓他看到朝廷對他的倚重。
胸口一陣發悶,司馬遵劇烈地咳嗽起來,侍從忙上前替他撫胸敲背,好不容易咳聲止歇。
司馬遵感覺到嘴中腥味,不由地泛起苦笑,自己有心迴天,就怕天不假年,願列祖列宗保佑,讓自己多活幾年,能為風雨飄搖的皇室多支撐些時日。
「注(1:徐道覆,道覆應該是字,未查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