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先發制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都平城,拓跋珪遷都至此已經有七年了,平城仿長安、洛陽之制,宮城、外城、郭城層層往外,最外的郭城周長三十二里,面積足有方圓六十四里。
宮城已經殿宇密佈,除了太極主殿外,西宮、北宮垣、天文殿、天華殿、中天殿、紫極殿以及太廟、玄武樓、西武庫一應俱全。
城開十二門,每面三門,橫縱六條主街將都城分成十六塊。宮城之外築坊開巷,安置百官及百姓。
為解決平城用水,拓跋珪徵役五萬鑿渠引武川水注入宮城內外,在城中開挖水渠,渠邊植樹種花,除遮陽避塵外還讓城中景緻變得優美。
拓跋珪下旨遷中山、范陽兩萬餘戶充實都城,設立坊市,暢通商路,平城迅速繁華起來。
昭陽殿,拓跋珪從噩夢中驚醒,夢中被刺中的胸口感覺隱隱作痛。
寵妃萬人醒來,嬌聲問道:「萬歲,可是做噩夢了。」
拓跋珪深深呼吸了數次,道:「去將朕的仙丹拿來。」
萬人有些猶豫,柔聲勸道:「萬歲,寇仙師說過此丹不宜多服,萬歲保重龍體。」
拓跋珪焦躁起來,喝道:「還不快去。」
丹色硃紅,櫻桃大小,和水服下後略過片刻,拓跋珪感覺身子燥熱,拉過萬人歡好。萬人不堪鞭撻,如哭如泣,拓跋珪自覺雄風凜凜,神清氣爽。
待萬人沉沉睡去,拓跋珪躁熱難安,光著膀子來到殿外。夜風清涼,拓跋珪漸漸平復下來。
細思夢中殺己之人,像是極熟,只是看不清面貌。想起白日朝議有司奏稱,城中坊間小兒傳「帝為叛臣所殺」,拓跋珪目光轉冷。
拓跋珪信佛通道信巫,對於這種流傳的讖語十分在意,反覆揣摩其中之意。帝,不言而喻是指自己,叛臣又指何人?
細想往事,此生遭遇的叛亂不斷,劉衛辰、窟咄、莫題、侯辰、代題,於桓,這些亂臣賊子都成了自己刀下之鬼,拓跋珪仰望夜空,明月當頭,群星隱沒。
猛然想起前年衛王拓跋儀與穆崇謀叛之事,自己因為兩人功勞沒有誅殺他們,這叛臣莫不是指他們。
拓跋珪大聲吼道:「來人。」
宮中內侍急忙上前施禮,拓跋珪道:「傳旨,召衛王入宮。」
半個時辰後,拓跋儀奉旨進宮。他是秦王拓跋翰之子,拓跋翰是拓跋珪的三叔。拓跋儀以勇力著稱,氣力過人,能開十石之弓,與桓王拓跋虔齊名,被人譽為「衛王弓,桓王矛」。
說來也是鬼迷心竅,拓跋儀恃功自傲,與穆崇合謀殺死拓跋珪,事敗之後拓跋珪密不聲張,寬恕了他。
但是拓跋儀心中不安,特別是天子這兩年來喜怒無常,沉湎酒色,剛愎自用,時常賜死臣下,拓跋儀驚恐不安。
坊間流傳「帝為叛臣所殺」,拓跋儀寢食不安,生恐拓跋珪猜忌自己。半夜得到旨意,拓跋儀心如死灰,暗中向妻子交代了後事,隨使者進宮。
清涼殿燈火通明,拓跋珪據案大嚼,拓跋儀上前見禮,目光掃視左右,燭影幢幢,不知是否下一刻便有武士跳出斬殺自己。
拓跋儀深知無力對抗,所以身著單衣,未帶寸鐵,若是天子要取自己的性命,為了妻兒便坦然受死吧。
躬著身子半晌,拓跋珪啃罷手中羊蹄,方道:「長夜無眠,召汝前來痛飲。且坐,上酒。」
拓跋儀已將生死置於度外,坦然落坐,與拓跋珪開懷暢飲,天明之時,醉倒在席。
拓跋珪起身,看了一眼爛醉如泥般的拓跋儀,道:「送衛王回家。」
東堂,朝議,拓跋珪下旨,召宜都公穆崇回京述職。
司空庾嶽諫道:「萬歲,宜都公正整頓兵馬準備
渡河南征,此時召他入京恐怕誤了戰機。萬歲不可輕信流言,恐怕是南人女幹計。」
拓跋珪冷聲道:「朕召穆崇進京正為詳問他南攻之事。從野王來平城,往來不過月餘時間,現在才剛至五月,誤不了事。」
眾臣多曉坊間讖語之事,知天子心生猜忌,誰也不敢多言,以免惹禍上身。
朝議畢,拓跋珪回到宮中,命人築壇,請男覡女巫(1升壇搖鼓,以解讖語,得一「慎」字。……
趙田接到楊安玄的傳令,立即召張鋒前來雍州司馬府。張鋒本是他的弟子,現在成了女婿,自是看在眼裡喜歡到心底。
楊安玄的手令宣讀了一遍,看張鋒一臉雀躍,趙田心中暗罵:這小子只要有仗打,連媳婦也顧不上了。只是趙田知道身為將士身不由己,主公不也親臨前線嗎。
板著臉訓斥了張鋒一通,讓他不要一味衝鋒在前,身為將領要學會打仗,多想想家中老孃和妻子。張鋒嬉皮笑臉地聽著,頻頻點頭應是,就是不知到底聽進了多少。
趙田氣哼哼地道:「滾吧,去營中點三千輕騎,兩日後出發。」
張鋒斂起笑容,抱拳道:「末將聽令。」
等張鋒轉身要走,趙田站起身,道:「愚跟你一起去一趟吧。」
張鋒微笑不語,他知道岳丈放心不下自己,生怕有人會暗中作祟,親自去軍營檢點戰馬和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