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普天之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濤婚禮前五天趕到襄陽城,他聽從楊安玄的建議辭官來到襄陽,此行除了帶來了淑蘭院韋淑、苗蘭等人的祝福外,還有瓦棺寺慧能大師抄錄的佛經和簡靜寺尼僧支妙音贈送的碧玉佛珠。
弘文莊的大儒送來字畫,遠在魏國平城的寇謙之派弟子華道寧送來親手抄錄的《錄圖真經》和十二枚金丹,東林寺的慧遠大師託人帶來兩斤五淨心茶。
餘德聽聞楊刺史成親,帶著孫兒餘德用草籃裝了家中僅有的二十枚雞蛋,步行來到刺史府外。
刺史府的圍牆下放滿了大大小小的籃筐,裡面裝著新鮮的菜蔬、時新的水果,或者是雞鴨、禽蛋等物,這些東西將刺史府外的道路佔據近半,前來的車輛不得不遠遠停下。
餘德讓孫兒將草籃找空處放下,帶著餘應跪在地上朝府中磕了三個頭,鄭重地道:「應兒,你這輩子都要記住楊刺史的大恩,將來有機會定要報答。」
接孔苗回到襄陽後,楊安玄安排楊尚保父子為司儀,接待前來的賓朋賀客,楊尚保雖然忙累,心中卻暗自欣喜,他知道辦好婚禮,將來楊安玄肯定會回報自家父子。
每隔一時辰楊育便帶人收拾府牆下百姓送來的禮物,這禮物太多了,府中已經放不下,楊安玄讓他把吃食送到軍營,讓兵丁們沾沾喜氣。
孔苗有如身處蜜罐之中,楊安玄有空便陪在她身邊,說著讓她心動的情話,溫柔體貼。
婆婆對自己和氣,小姑楊湫更是很快與自己成了朋友,伴她熟悉了陌生的環境,度過了最初的緊張。
身為刺史,楊安玄不可能一天到晚陪在孔苗身邊,兩人在一起吃罷早飯,楊安玄到大堂理事去了,過了片刻,楊湫便帶著張蘭來了,兩人約好一起去盤點成親收到的禮物。
孔苗對小姑子的財迷心思又好笑又好氣。她從張蘭口中得知,麵館生意居然是夫婿為了給兩個妹子賺點零、花錢想出的主意。
她與大哥孔鮮遊歷四方時曾在彭城嘗過麵館的陽春麵和大肉包,著實美味,就是價錢太貴,吃過一次之後孔苗沒有再提。
麵館居然是自家的生意,以後要天天吃,頓頓吃。麵館的生意那麼好,小姑子的手中積攢的錢財肯定不少,她還眼巴巴地想從禮物中搜刮些喜歡的東西。
孔苗知道夫君對妹子極為寵溺,也知楊湫只是心性好奇,自不會放在心上,兩人手拉手來到庫房,裡面的禮物分門別類堆積著。
「嫂子,這簪子好漂亮,借奴戴幾天吧。」楊湫在首飾堆中挑花了眼,這件好那件也不錯,一連選了七八件,感覺還是意猶未盡。
孔苗在一堆典籍字畫前欣賞,頭也不抬地道:「妹子有喜歡的儘管拿去便是。」
楊湫喜孜孜地將幾件首飾裝入匣子,遞給張蘭,環顧著庫房內的禮物,感嘆道:「這些東西換成金子,大概也有千兩了。」
孔苗一驚,她對財物沒有多少概念,若真像楊湫所說,自己成個親就得到了比孔家歷代積蓄還要多的財物。
晚間,等楊安玄回來,兩人在一起吃飯,孔苗提及禮物之事,問道:「玄郎,這些財物該如何處置?」
楊安玄愛憐地看了一眼孔苗,道:「你出身孔家,知書達禮,以後可以幫著為夫做點事。」
孔苗喜道:「真的嗎?玄郎有什麼事讓妾身去做?和湫兒妹子一樣開面館嗎?」
楊安玄哈哈笑道:「你若喜歡,隨你的意。不過愚有意將收到的禮物變賣成粟米,在雍州各地建立慈幼院,收養照看孤寡老人和孤兒。」
孔苗肅容道:「玄郎此舉功德無量,妾身當盡心盡力去做好此事。」
楊安玄道:「你身為婦人多有不便,愚有意讓你掌管錢財,至於具體操辦……」
沉吟片刻,楊安玄道:「便讓楊育出面奔走好了。」
楊刺史捐資創辦慈幼院的訊息不翼而走,世人無不感嘆楊刺史的仁心厚德,不少士族、富商以及寺院、道觀紛紛慷慨解囊,這是積德行善惠及子孫的好事。
若是平常大家即便有錢也不敢做這樣的善事,對朝庭來說這是邀買人心圖謀不軌的舉動,肯定會有人會說楊安玄其心可誅,可是現在桓玄篡逆在即,雍州與桓玄已經撕破了臉,這些顧忌便不用理會了。
楊育出面經辦此事,他知道這是堂兄對自己父子的回報。籌辦慈幼院,這是青史留名的美差,自己不光能積累聲名,將來入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