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偃師危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安玄派趙田和嚴恪指揮嚴家塢,陰績和裴強防守裴家堡,各給二百步卒,讓他們守禦為主,剩下的六百輕騎和四百步卒被楊安玄帶到了偃師城。
秦軍離開偃師城時將縣城焚燬,嚴凱接任偃師縣令後進行重建,加固了城牆,防禦能力較以前增加。
偃師城附近有六家小塢堡遷入偃師城,有受過訓練部曲一千餘人,青壯三千多,加上偃師城內有三千餘戶,楊安玄感覺就算秦軍大舉來攻也能守禦一段時間。
…………
偃師異動很快被偵騎報到了姚崇處,得知楊安玄率汝南郡軍援救洛陽,姚崇從席間跳起,哈哈笑道:“小兒楊安玄自投羅網,本公正要一雪前恥。”
鎮東將軍楊佛嵩沉聲道:“齊公莫急,等打探清楚後再起兵不遲。”
姚崇一揮手,大聲道:“剛才偵騎說得清楚,汝南兵馬不過千餘人,本公絕不能等,一舉蕩平楊安玄小兒還有那些偃師賤民。”
見姚崇雙目發赤,臉上肌肉跳動,狀似瘋狂,楊佛嵩疾聲道:“齊公,冷靜些,你若是這樣前去,恐怕不但報不了仇,反而給楊安玄可趁之機。”
姚崇惱聲道:“上次是偃師賤民作亂,本公不察才讓小兒得機,此次本公絕不會犯同樣的錯。”
姚崇目中射出兇光,楊佛嵩知道他動了殺心,勸道:“得天下必欲得民心,齊公不可枉殺百姓誤了萬歲的大業。”
姚崇冷哼一聲,道:“歸順朝庭的才是百姓,抵禦大軍的是亂民,絕不可姑息。”
楊佛嵩暗歎一聲,道:“齊公前往偃師不過倉促,要做好攻堅準備,攻城器械、軍糧都要準備充足,不知齊心準備帶多少人馬前去?”
姚崇發洩了一通,冷靜了些,重新坐回席中,道:“攻打金墉不能停下,本公帶五千輕騎、二千重騎還有五千步軍即可。”
“攻打金墉用不了輕騎,齊公帶八千輕騎、二千重騎還有一萬步卒前去,三萬伕役運送物資,儘快拿下偃師。”楊佛嵩建議道。
姚崇點點頭,道:“洛陽就煩勞楊將軍費心了。快則十天,慢則半月,本公便會得勝歸來。”
八月十六日,姚崇率大軍浩浩蕩蕩向偃師方向進發。
金墉城,辛恭靖已經得知楊安玄率汝南郡軍來援的訊息,既是感激又是擔心,畢竟汝南郡軍僅有一千餘人,於大局無補。
站在城頭,看到秦軍向東開拔,辛恭靖暗暗為楊安玄擔心,秦師分兵,金墉城的壓力減輕了,但願偃師城能守住。
姚崇催促大軍急行,第二天午時便兵臨偃師城下。
偃師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楊安玄看著秦軍在城西五里安營紮寨,營寨連綿數里,馬嘶聲響成一片。
楊安玄心情沉重,秦軍來得好快,準備工作尚未完成,尚有部分百姓滯留在外,恐怕凶多吉少了。
縣令嚴凱看到秦軍聲勢浩大,臉色有些發白,道:“楊將軍,要不要趁秦軍立足未穩,咱們衝殺一陣?”
楊安玄搖搖頭,道:“秦軍有數萬,實力相差過於懸殊。愚估計秦軍統將早有準備,說不定設下圈套等咱們出城,還是穩妥為上。”
…………
八月十六日,襄陽刺史府,楊佺期會見了魏國使者張濟。
楊佺期問道:“魏國攻打中山城,不知出動了多少將士?”
張濟回答道:“四十餘萬。”
楊佺期吸了口涼氣,就算張濟的話誇大,減個半數也有二十餘萬,晉國舉國兵力也不如。
“以魏國的強大,羌秦何足道哉。”楊佺期道:“我朝與魏國向來交好(代王是晉朝冊封),世代交好,還請張從事奏明魏皇,派兵援救洛陽。”
張濟不解地問道:“貴國為何不自救,反而向我國借兵?”
楊佺期嘆道:“你我兩國交好,在道義上不應隱瞞。張從事,襄陽兵力薄弱,糧食也不充足,能不能解救洛陽全倚仗魏國。如果貴國能保全洛陽,愚必有厚報,如果洛陽不住,與其讓羌人得到,還不如讓貴國所有。”
張濟心中狂震,沒想到看似強大的晉朝已經虛弱到連自己的故都都無力救援的地步。
想起在嵩山時寇仙長所說的六字真言,“洛存秦衰魏盛”,張濟決定立刻返回平城。
讓華陰公主和嵇拔繼續留在襄陽遊玩,張濟帶了兩名隨從,攜帶了寇謙之所撰的經書,急急回返。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