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風起微萍(第2/2頁)
章節報錯
站在司馬道子一邊就意味著與家族對立,楊安玄心中一動,有些明白為何父親在信中隻字不提起兵之事了,遠有諸葛武侯三兄弟各效命一方,近有太原王氏分為孝武帝和會稽王所用,家族莫不是也想兩頭押注。
心結一解,楊安玄嘴角露出笑意,如此甚好。
先提筆給司馬道子寫了封密信,提及豫州刺史庾楷下令汝南兵馬南下歷陽待命,說到前段時日劃豫州四郡歸江州所轄之事,提醒會稽王謹防有變。
寫完信,楊安玄又從信堆中翻出郭定的信,這位郭御史沒等到楊安玄迴歸,於四月十五日與孫琳回返建康。
信很短,敘了敘舊,最後祝楊安玄鵬程萬里。楊安玄攬信微笑,郭定身為暗使給自己寫這封信,用意不言而喻,這份人情認下了。
…………
郭定等人還未進京,楊安玄的密信先行送到了會稽王府。
司馬道子又連續數日未上朝,醉意微醺地坐在胡椅中聽府中掾官讀信。
“……庾刺史下令汝南兵馬歷陽集結,不知大王知否……前次大王有令劃豫州四郡歸江州管轄……不可不慎……”
司馬道子騰地一下坐直身子,伸手道:“快將信給孤。”
重頭到尾看完信,司馬道子的酒意隨著冷汗冒出,急聲道:“備車駕,孤要前去東堂。”
東堂,從朝臣得知庾楷調動州內兵馬在歷陽集結,一片死寂。
司馬道子問道:“杜尚書,豫州可曾行文上報?”
身為刺史可以調動州內兵馬,但上千人以上的調動需奏報五兵部緣由,豫州並無外敵入侵,也無內亂髮生,庾楷無故調動兵馬,不能不讓人起疑。
五兵尚書杜含張口結舌,半天才道:“各州調動兵馬歸外兵侍郎董懷管轄,大王叫他來一問便知。”
司馬道子狠狠地瞪了一眼杜含,此人整日只知飲酒作樂,此等大事都不知,真是尸位素餐,孤原本就有意讓外兵侍郎董懷代替之,看來要即早施行。
董懷從五兵部趕至,向會稽王行禮畢,司馬道子問道:“董侍郎,豫州調動兵馬(本章未完!
第一百九十六章風起微萍
可有奏報?”
洛陽談判歸來後,董懷風光無限,朝中諸人皆知其得了會稽王看重,升遷是早晚的事。
聽到會稽王詢問,董懷稟道:“豫州府衙並無奏報。不過半月前,襄城郡、穎川郡職方奏報,兩郡調動兵馬各五百人,奉豫州庾刺史之命前往歷陽。”
“為何不奏報?”司馬道子驚怒道。
“臣已將此事報與杜尚書。”董懷道。
司馬道子勃然大怒,喝道:“杜含,你翫忽職守,誤國大事,免去你的尚書之職,閉門思過。”
杜含面如土色,施禮離開,身後傳來司馬道子的聲音,“董懷,你先暫理五兵尚書一職,應對時變。”
董懷大喜,躬身道:“臣定當竭忠報效。”
東堂議政直至酉時方散,董懷回到五兵部,諸位同僚得了訊息紛紛前來道賀。
董懷道:“諸位,慶賀的事留待以後再說。天將有變,方才朝庭頒下數道旨意,還需諸君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司馬道子回到王府,心情沉重,坐在書案前半晌無言。
去年王恭起兵嚇破了他的膽,這次庾楷居然有作亂的跡象,只不知是否會聯絡王恭、殷仲堪,若是三家聯合,孤當如何應對。
司馬元顯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憤聲道:“孩兒早就說過,王恭做亂不能輕易放過,連庾楷也跟著學樣。父王,這次絕不能縱容庾楷,要不然真要天下大亂了。”
司馬道子愁眉苦臉地道:“朝庭兵馬不足,如何應變?”
張法順曾向司馬元顯進言,三吳乃富庶之地,國之糧倉,人口稠密,前次王廞反叛,其麾下兩萬兵馬朝庭多數放還,一旦有變可以募集。.五
司馬道子聽兒子提議從三吳募兵,道:“不錯,三吳之地確實兵源充足,可命王愷招募兵馬。”
司馬元顯慶幸地道:“父王,幸虧楊安玄稟報得早,可以從容佈置,要不然事起突然,像前次王恭起兵那樣倉促間實難應對。”
司馬道子捋須道:“楊安玄對孤還是忠心耿耿。汝南太守周安多次向朝庭辭官,索性準了,讓楊安玄暫理汝南太守之職。”
司馬元顯笑道:“讓楊安玄操練兵馬,等候朝庭旨意,若庾楷真有心反叛,就讓他率軍南下平叛。”
第一百九十六章風起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