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甲騎具裝(第2/2頁)
章節報錯
“威武,威武”的喊聲從城頭傳出,聯成一片。城外的晉軍被“威武”的呼聲提振,頓著手中長槍、盾牌,一聲接著一聲地呼喝著,“威武、威武”,氣勢絲毫不弱於秦軍。
楊佛嵩策馬上前,來到姚崇身前跳下馬,躬身行禮道:“末將奉萬歲之命接齊公回家。”
“有勞鎮東將軍了。”姚崇澀聲道。當年他率軍在潼關將楊佛嵩從楊佺期手中救出,楊佛嵩便視他為恩主,十分敬重。
“可要末將率軍衝殺過去,替齊公出口惡氣?”楊佛嵩低聲道。
姚崇怦然心動,被俘之後雖然未受虐待,但自領軍以來何嘗受過如此的奇恥大辱。
腦中是無數強敵在馬前低頭的情景,被楊安玄用槊鋒指在喉頭時一切化為泡影,那一幕將讓他終生蒙羞,除非斬楊安玄於馬下。
姚崇猛地擰轉身,凶神惡煞般地朝宣陽城樓上看去,那個讓他蒙羞的人就站在城牆之上,旌旗之下。
尹緯伴在姚崇身邊,知曉他的心意,輕嘆勸道:“齊公,暫且為國隱忍。等萬歲安定國內後,再來報仇不遲。”
姚崇目光恨恨地從晉人身上掃過,打馬揚鞭向西馳去。身後秦軍簇擁著他,洪流滾滾消失在洛陽城外。
諸葛松暗自抹汗,當初沒見過秦人威勢時大言不慚要與秦軍相抗,等目睹秦軍軍容才知有些事光靠嘴硬是沒用的,送姚崇這點時間,就感覺雙腿發飄,渾身發冷。
董懷與辛恭靖帶著眾軍回返洛陽城中,宣陽城門依舊關閉。董懷笑道:“本官算是功德圓滿,過幾日便返回京中,接下來駐守洛陽城要靠辛太守你了。待朝庭運送的物資運到,還煩勞將軍送去上洛城。”
辛恭靖沉聲道:“董侍郎放心,請轉告天子,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董懷正色整衣朝著四方揖禮道:“拜託諸位將士了。”
楊安玄從城牆下來,找到董懷道:“董侍郎,秦軍賠償的戰馬和鎧甲該如何分配?”
辛恭靖連連點頭道:“不錯,這二千匹馬和二百具鎧甲可得分一半給洛陽。”
董懷玩笑道:“兩位將軍這是要打劫啊,這可不行,這些東西愚要帶往京中,交由會稽王處置。洛陽已得了兩萬百姓,豈能得隴望蜀。”
諸葛松在一旁道:“不錯,這是秦國給的賠償,洛陽豈能私留。”
“不錯,馬和鎧甲都要交給朝庭處置。”前來談判的官員紛紛幫腔。
二千匹馬和二百具鎧甲運至京中,定然引得全城轟動,大揚國威。會稽王肯定喜聞樂見,前去談判的官員既有面子又有底子,升遷便是自然的事了。
人多不好說話,楊安玄私下來見董懷,董懷先行笑道:“安玄,若是馬和鎧甲還是免開尊口,愚可不會答應。”
“董侍郎,這些馬愚不要,但是那些鎧甲送到京城,不過是宮中收藏,用於儀仗,豈不明珠暗投。”楊安玄誠懇地道。
董懷笑容一凝,楊安玄說的是實情,戰馬還可以分配到中軍,那些“甲騎具裝”的鎧甲到京中,除了天子出行之外確實沒用,建康城外根本沒有“甲騎具裝”馳聘用武之地。
楊安玄懇切地道:“我朝要與胡騎爭鋒,提升戰力迫在眉睫,董侍郎今日在洛陽城外也見過秦軍之威,忖心自問,若不是據城而守,勝算幾何?所以愚才會向秦人索要鎧甲,以備不時之需。”
董懷是知兵之人,沉默良久方道:“愚會將安玄的意思轉奏與會稽王,勸說王爺留下這批鎧甲給你,至於結果如何就不是愚所能預料了。”
楊安玄深施一禮,道:“多謝董侍郎鼎力相助。”
次日,楊安玄帶了禮物前往孟津關拜見三叔楊思平。
他事先與辛恭靖談過,徵得他的同意後寫信給郗刺史,讓郗刺史准許自己帶安玄軍前往汝南。
談判尚未結束,郗恢的回信便至,同意讓他率安玄軍走。對於郗恢,楊安玄滿懷感激,這是他生命中的貴人。
楊思平看到侄兒,開懷笑道:“安玄,你小子可以啊,都是廣威將軍了,比你三叔強。不錯,壯實了不少,比上次見你又高了幾分。”
叔侄說笑了幾句,楊安玄道明來意,想用洛陽的五百兵馬換安玄軍。
楊思平笑道:“你父數次來信召愚去荊州,愚已向郗刺史遞了辭呈,估計年後就會動身。安玄軍是你的心血,你前往汝南身邊要得用的兵馬,這群小子早就巴不得跟在你身邊了。”
對於安玄軍楊思平真是喜歡,戰力不在族軍之下,趙田、陰績、蒯恩、徐孝重更是軍中驍將,若能帶到身邊楊思平絕不會放走。可是安玄軍對楊安玄的忠心不亞於族軍,楊思平不止一次地感慨楊安玄會帶兵。
“多謝三叔。”楊安玄笑道。
楊思平嘆道:“為叔真是服了你,安玄軍被你練成了虎狼之師,族軍亦有不如。一代新人換舊人,說起來為叔三兄弟將來比不過你們三兄弟了。”
為了甲騎具裝的歸屬,董懷在洛陽城多呆了半個月。八百里加急的公文送來了會稽王的決定,鎧甲分出一半給楊安玄。
送別董懷後,楊安玄告別辛恭靖,帶著安玄軍和裴、嚴兩家部曲前往汝南郡。
7017k